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血栓诊断与监测方法的改进优化是为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实施策略包括多学科合作、数据共享与整合、临床试验与验证、技术培训与普及、制定相关政策与指南等。未来的趋势是发展高精度、无创性、个性化治疗、多模态综合评估和自动化智能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案和监测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肿瘤患者血栓诊断与监测方法将不断进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肿瘤 患者 血栓 诊断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输液管理策略的优化改进。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0名门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优化改进的输液管理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管理策略。研究期为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降低(P<0.05),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化改进的静脉输液管理策略能有效提高门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管理策略 优化与改进 门急诊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护理研究》于2003年第3期上半月刊刊登了“简易吸奶器”一文。该文介绍的吸奶器使用的原材料:5ml、50ml注射器各1具,2cm长的输液管1条。经临床使用,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注射器的乳头在和输液管相连接时,乳头不容易套入输液管内,即使套入吸力也不是很大。现介绍另外一种改进后的简易吸奶器材料及使用制作方法。

  • 标签: 吸奶器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输液管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9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优化改进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案例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胎龄大于32周的早产儿50例,其中1~4月未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对照组,5~8月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新鲜母乳质量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身长、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穿针引线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之一,在作深部组织缝合时,为便于手术者更能清楚地观察到手术野,有利于缝合,如何传递给术者高质量的缝合针线尤为重要.我院手术室自1997年对传统的穿针方法提出了挑战,经过5年30多名手术室护士的实践,将穿针方法作了一些改进,结果用改良穿针法明显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穿针速度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穿针法 改良
  • 简介:目的选择一种既能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身体损害,又不影响标本制片质量的手术标本保存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5~11月,200例常规染色病理检验手术标本,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冰箱冷藏组)和对照组(甲醛固定组),测定其在不同标本保存方法下,标本制片效果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标本制片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冰箱冷藏保存标本与常规甲醛固定标本相比,其标本制片效果无差别、制片优良率高,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标本保存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标本 组织保存/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护理管理者认真分析发生护理纠纷及病人投诉原因,寻求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是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护理流程 护理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护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护理争议和病人投诉的根源,寻找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这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争议,推动医院进步的关键步骤。

  • 标签: 护理 流程 护理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进入一个科室,要了解科室内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看住院病人一览卡(以下简称一览卡),现有的一览卡一般是白色的如图1,上面的内容为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病名及入院日期。一览卡显示病人的一些基本内容。一旦需要寻找病人的管床医生,往往需要翻病历查看。由于医生也是轮班制度,

  • 标签: 住院病人 一览卡 管床医生
  • 简介:为了防止膀胱冲洗引起的交叉感染及双腔导尿管气囊的漏水、漏气,我科改进了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经临床半年对50例患者的试用和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改进方法将常规使用膀胱冲洗引流集尿袋的引流管装上无毒的Y形硬塑料管,Y形管总长4cm,2个分支长2cm,引流管总长约100cm,在上端10cm处装上一个Y形管,Y形分支上一个接引流集尿袋,一个接膀胱冲洗.改进以后的引流集尿袋如图1.

  • 标签: 冲洗引流 尿袋 引流尿
  • 简介: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指导护生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临床工作机会,养成护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而实习环境对护生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它能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实习效果,为护生今后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 环境
  • 简介: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对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我院在急救药品的管理上采用笔记本式记录,虽然要求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但因记录内容空泛,检查易流于形式,药品失效的现象常有发生。2006年8月以来我们对病房的急救药品管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表格式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效期 急救药品 护理
  • 简介:我院各科室急救车内有急救药品33种200支,急救药品的管理由护士每班检查、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每次检查均需要20min~30min,而且反复清点有导致药品字迹磨损,避光药品遇光变质等安全隐患。针对临床各病区急救药品实际使用次数极少,每年1次~3次,且由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急救药品采用4类11种不同的有效期表达方式,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药品损耗,2007年开始采用急救药品效期管理一览表和封条相结合、账物分离的管理方法,经过临床科室2年的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已推广到戚墅堰区乡镇卫生院应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救药品 临床管理 护士工作效率 临床科室 乡镇卫生院 安全隐患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不断地进入临床使用,有些注射剂剂量小、价格昂贵,在抽吸药液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造成浪费、降低药效。为在抽吸小密封瓶药液过程减少浪费,笔者对抽吸药液方法作了改进,经过临床比较实验,改进后抽吸药液方法能有效防止药液浪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密封瓶 抽吸药液 方法
  • 简介:大观霉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于淋病奈瑟菌的感染,但因为其溶液为混悬液,肌内注射时容易堵塞针梗,经常要重复注射几次才能完成,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如何预防针梗堵塞是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笔者对50例应用大观霉素的患者改变注射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观霉素 肌内注射 针梗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230例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15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的有3例,发生率为2.61%,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的有12例,发生率为10.4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产后出血,保证产妇预后良好,因此值得在临床阴道分娩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