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医用粘胶是用来拉合伤口边缘或将一些外在物品如胶布、敷料、导管、心电电极、造口袋等固定在皮肤的产品。 2013年国际皮肤护理及造口护理协会发布专家共识,并定义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MARSI)。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PICC由于留置时间长需要定期维护,如果敷料卷边、渗血、渗液、过敏等,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 PICC置入部位的皮肤反复暴露于医用粘胶,在维护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从而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现有国内的研究,显示 MARSI的发生率在 19.7-28.67%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本文综述了 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给予预防措施,以 减少 MARSI的发生,提高 PICC维护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 标签: PICC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将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法进行应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正常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共选取人员7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为实验组,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为94.28%,而且乳汁量评分更高,新生儿的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更少,数据差异均较为显著,P

  • 标签: 早期 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效果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持续 1h对出暖箱早产儿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和再入暖箱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 120例出暖箱早产儿过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 (n=60)和对照组 (n=60),干预组早产儿在出暖箱后给予母婴皮肤接 1h, 对照组给予常规包被包裹,分别监测出暖箱时体温,出暖箱后1h、 2h的体温、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再入暖箱率。结果 两组患儿出暖箱前体温无差异( P>0.05),干预组皮肤接触 1h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均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防晒护理在皮肤激光美容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皮肤激光美容术患者98例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杜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防晒护理 皮肤激光美容术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扩心病患者双手背皮肤溃疡的护理经验。根据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即湿润环境可以加快伤口表面皮肤的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了表皮细胞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预防溃疡,促进伤口愈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了患者的治疗病程,减少了对患者的身心损害,患者溃疡面愈合良好。出院后1年随访调查,患者的康复状况良好。

  • 标签: 扩心病 皮肤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20年 1月 -2020年 3月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56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新生儿分娩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在 T0时间段体温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新生儿在 T1、 T2、 T3时间段上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在 T1、 T2、 T3时间段上体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重要影响意义,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的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促进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皮肤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机体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现象都是皮肤病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医学历史久远,具有内外兼治、辨证治疗等特点,应用中医技术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具有重要治疗意义。通过中医学理念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皮肤情况、发生皮肤病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措施均有更好地了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皮肤科由于专业性较强,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对各项操作及中医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中医理论基础,运用良好的护理技术手段,将整体护理理念贯穿治疗始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 标签: 中医技术 皮肤科 护理 湿敷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皮肤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06 例皮肤病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53 ,强化健康教育)和对照组( n=53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健康教育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和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皮肤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 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期间于 NICU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抽取在此期间出生的新生儿 34 例,另外在抽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新生儿 34 例,总计 68 例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明显较低,其家属满意率也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 风险事件 医源性皮肤损伤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鼻咽癌并行放射治疗的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 各46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放疗后4、7周时口腔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皮肤科治疗的患者 116 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 58 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皮肤科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 评分和 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 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SWOT 分析模型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参与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于 2018 年 1 月起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 SWOT 分析模型。从科室自身优势、自身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比实施前后的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助产士培养、出诊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五个方面的情况。结果: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 SWOT 分析模型后,顺产率、助产士培养、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会阴侧切率下降、出诊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SWOT 分析法 产房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1例白塞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全身皮肤严重病变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加强皮肤评估、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 ,患者全身皮肤恢复良好 ,康复出院。结论:白塞病病情复杂,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分析皮肤溃疡的原因,选择合适的促进创面恢复的护理产品,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皮肤粘膜护理、饮食护理、激素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严格的多重耐药管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白塞病 多重耐药菌 皮肤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冲洗合并 VSD负压引流在皮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皮肤创面患者 ( 54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7 例)和观察组( 27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持续冲洗合并 VSD负压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患者的 新生肉芽组织平均生长时间、 伤口愈合时间以及 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值< 0.05)。结论:持续冲洗合并 VSD负压引流在皮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够降低疼痛感,将治疗效果大大提升,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 。

  • 标签: 持续冲洗 VSD负压引流 皮肤创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 ICU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间于我院 ICU住院的失禁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 62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为 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知信行教育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 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 19.35%),组间差异显著( c2=4.610,p=0.032)。结论:将知信行教育模式应用于 ICU失禁患者护理人员的培训中可有效提升其服务意识,对于降低 ICU住院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ICU失禁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 (CCM)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 方法 :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 34 例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实施 CCM 。干预 3 周后,比较伤口疗效、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 : 本组愈合 5 例 (14.7%) ,显效 21 例 (61.8%) ,有效 8 例 (23.5%); 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应用 CCM 治疗风湿免疫性皮肤溃疡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降低医疗人力成本,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皮肤溃疡 风湿免疫性疾病 协同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伸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68例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延伸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延伸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出现皮肤压力损伤平均首发时间( 29.35±3.22) h、平均住院时间( 14.96±4.69) d、心理障碍评分( 46.29±6.3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 92.96±5.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数据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延伸护理不仅可显著减少骨科手术患者皮肤压力损伤的出现,还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骨科手术 延伸护理 皮肤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糖尿病足 老年病人 皮肤 部位 破溃感染护理 和 自我防护 。 方法 : 选取于年 9 月 -2019 年 10 月本院所收治身患 病人 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借助随机分组处理方法,将病人平分两组, 各组病人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患者进行静脉治疗,随后分析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78 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方案,分析护理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住院时间 为( 16.5±2.9 ),对照组为( 22.4±1.9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 综合护理治疗疗效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合并天疱疮皮肤感染患者的病情,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病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合并天疱疮 皮肤感染 静脉治疗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