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产妇产后出现乳房肿胀原因,制定出有效的、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68例产后乳房肿胀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导致产妇出现产后乳房肿胀原因。结果:通过向产妇讲解健康宣教,进行热敷、按摩等护理措施,进而使得产妇乳房的肿胀情况得到缓解,且乳液能够顺畅流出。结论:在产妇生产后,对其实施合理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强化产妇深入理解保健知识,及时改善其乳房肿胀情况,避免在产后出现危急情况。

  • 标签: 乳房肿胀 产后 护理措施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后实施乳房护理,分析乳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时段,抽取68例来我院就诊的产妇,根据抽签法分组,各34例。参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产后乳房护理。检验护理满意度和乳腺炎发生情况。结果:与实验组数据作比较,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47%(26/34)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乳腺炎发生情况为5.88%(2/34),参照组乳腺炎发生情况为29.41%(10/34),结果卡方值=6.4762,p值=0.0109。结论:在产后实施乳房护理,对乳腺炎具有良好预防效果,使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产后 乳房护理 乳腺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产后乳房护理对乳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乳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产后乳房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乳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变硬、肿痛、肿块、脓毒败血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乳房护理 乳腺炎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46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 23例、试验组 23例。其中常规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行康复治疗。对比二组患儿 IQ评分、语言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 结果:常规组的IQ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试验组患儿语言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行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儿IQ评分。增强患儿语言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康复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80例儿童,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儿童保健护理。比较两组身高、适应性评分、精细动作以及语言评分、营养性疾病出现率。结果:实验组身高、适应性评分、精细动作以及语言评分、营养性疾病出现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护理可促进儿童更好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发育 影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 n=35 )和常规组( n=35 )。其中实验组采用手法护理和低频脉冲治疗仪共同护理,常规组采用手法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泌乳活动时间、乳房胀痛时间等状况均短于常规组,在产后 48 小时内泌乳量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采用手法护理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可减少泌乳时间且增大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

  • 标签: 产妇 手法护理 低频脉冲治疗仪 母婴分离 乳房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孕期乳房综合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收初产妇10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4例(常规护理),乙组54例(孕期乳房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纯母乳喂养率,乙组(88.89%)>甲组(72.22%),(X2=4.788,P=0.029);甲组出现并发症8例(14.82%),乙组出现并发症2例(3.70%),乙组明显低于甲组(X2=3.967,P=0.046)。结论 对初产妇应用孕期乳房综合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初产妇 孕期乳房综合护理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指导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方法:将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 200例早产儿,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 100例)与实验组( 10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出院普通营养指导配合常规营养配方奶粉,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出院后强化营养指导与强化营养配方奶粉,两组分别于早产儿出院后进行 3个月指导。对照两组早产儿家长于纠正胎龄 40周、纠正胎龄 1个月对早产儿相关喂养知识掌握评分、早产儿体格生长(主要包括头围、身长、体质量)情况。结果:在指导 3个月评分均较纠正胎龄 40周提升,实验组早产儿相关喂养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01)。在指导 3个月体格生长均较纠正胎龄 40周提升,实验组早产儿早产儿体格生长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在早产儿出院后实施营养指导,可明显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喂养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效果理想。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后 营养指导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KMC)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及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正常分娩8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新生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KMC),在新生儿出生4天和出生后30天对比其神经行为,出生时与出生后30天对比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与首次喂养母乳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天神经行为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30天实验组新生儿体重与身高均高于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得分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KMC)能够快速促进新生儿身体发育,提升母乳喂养率,提升新生儿神经行为,具有较高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68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 34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34例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生 4周神经发育评分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出生 40天的头围增长、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均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体格发育,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神经系统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本院 2018 年 7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 86例新生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为新生儿,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家长 PSS:NICU评分均降低, C-PSOC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 0.05)。出院后 3、 6个月时,两组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运动量表评分及智能量表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中,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紧张程度,提升其育儿胜任感,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生长发育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