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测评量表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负担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5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4名主要照顾者Zarit负担量表测评值5~76分,平均(29.90±11.55)分。主要照顾者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指数、照护能力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轻,受较多因素影响,加强患者及照顾者护理能力、提高照顾者支持度等,可改善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 标签: 尿路造口 照顾者 负担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研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的110名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总分(58.71±11.03)分;年龄、性别、照顾时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是其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稳定期 照顾者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4年1月收治4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1例实验组(加强对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管理)的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的自护能力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主要照顾者的自护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主要照顾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胆道闭锁 主要照顾者 自我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导医工作服务存在的影响因素与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门诊工作管理前后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针对性干预前后的服务质量,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12月。结果 管理后较管理前的服务态度、服务咨询、门诊环境、等候就诊、整体形象评分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导医服务工作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综合服务质量,改善医护形象,营造良好护患关系,值得采纳。

  • 标签: 门诊导医 服务质量 影响因素 针对性干预
  • 简介:摘要:当前,国内外大学生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了影响其健康水平的一类重要疾病。大学生胃肠道疾病发生因素较多,需积极寻找影响因素,从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进而降低胃肠道疾病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促进其胃肠道健康。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新进展展开分析。

  • 标签: 国内外大学生 胃肠道疾病 影响因素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糖尿病发病主要因素与特征。方法选取196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初发临床病历资料,结合自制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问卷综合对比。结果2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的体质指数较同时期的1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高。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2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较1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有更多的体重过轻或过重的现象,2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大多有家族病史,青少年应重视日常的饮食习惯,结合合理科学的运动训练,降低青少年糖尿病的患病概率。

  • 标签:
  • 简介: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包括血管的准备、进针角度选择、输液调节器的位置、针头固定、拔针方法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我们结合近年来护理界同仁们总结出的有关静脉穿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就影响静脉穿刺技术的几点相关因素作以下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静脉穿刺技术 护理技术操作 输液调节器 穿刺成功 进针角度 针头固定
  • 简介:摘要:护士是个特殊行业,目前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护士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学历以及专业知识等。社会和医院应更加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提高护士心里将抗,也可以间接的提高我国医疗水平。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ICU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3月~9月入住我科ICU的重症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医疗费报销情况、入住ICU时间、是否经历同室患者死亡、呼吸机治疗等,分析各因素对发生ICU综合征的影响。结果年龄、家庭收入、医疗费报销情况、入住ICU时间、是否经历同室患者死亡及呼吸机治疗为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ICU综合征
  • 简介:从护士素质、法律意识、管理、物质、环境、病人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护士的素质及法律意识、加强管理、确保物品及设备性能良好、创造良好的环境、服务好病人等对策,以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误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误吸发生率为17.14%,与传统组的34.29% 比较,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肠内营养 误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我院于2019年2月开始实施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控制措施,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2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管理、护士责任心、管理制度不合理、工作环境缺乏等。根据研究,实验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建立明确有效的控制度和沟通机制,有效避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效果,提高手术室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早产儿为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早产儿体重的增长是治疗有效和早产儿发育生长的判断标准,理想的体格发育是达到宫内的生长速度嗍。只有良好的控制影响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早产儿的正常体格发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减少早产儿住院天数,节约医疗开支。

  • 标签: 早产儿 体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工作类型、职务和职称、医院级别与要求等方面,对影响护士工作压力因素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最前沿,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特点是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病人病情急、危、重、难且病情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之病人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因而急诊护士在病人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稍有不当,出现不良事件,极易引发各种护患冲突与护理纠纷,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现将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

  • 标签: 急诊科病人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护理工作特点 病情变化 抢救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动手能力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211人采用调查、观察、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调查实习护生动手能力的现状。结果动手能力考评差的护生占总人数的42.2%;影响护生动手能力的原因包括护生自身原因、心理因素、实习环境、临床教师及患者因素等。结论应从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岗前培训,提高带教水平,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动手能力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基础护理工作现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我院基础护理质量较高,病人较满意,但在床单位整齐与舒适、管道护理、晨晚间护理、护士操作等方面,存在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结论各级护理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基础护理 质量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