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从常用激励理论、激励使用原则以及激励方法3个方面介绍在实际护理管理对于激励应当如何运用,以达到建立一种长效激励机制,树立全新护理服务理念以及建设一支高素质护理团队,营造和谐发展工作氛围目的。

  • 标签: 激励 护理管理 护士长 绩效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针灸减肥应用效果。方法对122例单纯性肥胖症病人,采用穴位针刺电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等减肥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针灸期间同时实施相关减肥知识教育。观察治疗3个疗程后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2例单纯性肥胖症病人显效77例(63.1%),有效36例(29.5%),无效9例(7.4%),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健康教育在针灸减肥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减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性肥胖症 健康教育 针灸 减肥
  • 简介:介绍了管道标识制作及在临床护理应用。认为色彩递进管道标识可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清晰、规范印刷字体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防止护理差错和缺陷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管道 标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10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病情观察、营养护理、用药管理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干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评判思维在老年患者导尿术实践效果。方法将89例需要导尿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依据护理学第3版操作方法进行导尿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操作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导尿成功率、尿道损伤、疼痛程度、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尿道损伤、疼痛程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老年患者导尿术存在问题,可提高老年患者导尿成功率,减少患者插管痛苦。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老年患者 导尿术
  • 简介: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用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纱布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渗出、皮疹、糜烂等局部感染情况及换药间隔时间。结果皮肤局部感染发生率观察组39.3%、对照组85.7%,x2=25.75,P〈0.01;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观察组(24.0±3.6)h、对照组(12.1±2.4)h,Z=10.006,P〈0.01。结论气管切开切口用水胶体敷料换药优于纱布。

  • 标签: 气管切开 换药 水胶体敷料 纱布
  • 简介:总结了在本院设立物价督查员进行医院物价管理过程,包括在院内成立物价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制度职责,各临床科室选拔护理物价督查员1名,对每日产生医疗费用认真进行审核,层层把关等。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护理工作范围拓宽,密切了医患关系。认为科室设置物价督查员在保证医疗收费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保证医疗收费准确性,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物价督查员 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甘露醇作为一种强有力高渗组织脱水剂及自由基清除剂,是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所致脑水肿常用药物[1]。由于甘露醇注射液为饱和灭菌溶液,常温下存放一段时间易析出结晶,温度越低存放时间越长,结晶越严重[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临床用药前需融化结晶,为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对于急诊急救脑血管意外病人,

  • 标签: 甘露醇结晶 脑血管意外病人 应用 预防 自由基清除剂 甘露醇注射液
  • 简介:目的应用CIPP模式了解并改进现阶段护理实践技能操作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并进行政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护理操作技能评分表》对2011年4月至6月在某护理学院实训中心进行集中轮回操作训练280名护生进行考核,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结果CIPP模式能够发现护理实践技能操作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论应用CIPP模式对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成绩进行评价,为制订教学计划与内容提供建议,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养成,培养合格护理人员。

  • 标签: CIPP模式 护理实践技能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护理管理开发及运用效果。方法将护理人员隐性护理知识进行分类,实施分层次使用,分层级培养,能级搭配。结果隐性护理知识开发及运用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从78.2分提高到88.8分,操作技能考核从85.6分提高到94.9分。结论在护理管理开发及运用护理人员隐性护理知识对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隐性知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输液式灌肠器在妇科清洁灌肠应用效果。[方法]将妇产科84例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使用输液式灌肠器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使用搪瓷灌肠器进行清洁灌肠,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效果好,堵管发生率低,病人满意度高。[结论]输液式灌肠器简化了工作程序,避免了灌肠时不适,从而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式灌肠器 清洁灌肠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温控制、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感染情况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早产儿临床护理,有利于保持早产儿体温稳定、提高睡眠质量及喂养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

  • 标签: 循证护理 早产儿 体温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妇分娩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要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时间和出血量,且有利于新生儿健康。

  • 标签: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产妇
  • 简介:循环管理(PDCA)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运转基本方式是以计划(plan)、执行或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科学工作流程进行管理,是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管理过程。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控制 循环管理
  • 简介:卫生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其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我科针对这一主题提出了相关举措,尤其在护理文书上做了大量研究改进。2003年病历书写规范明确提出护理记录分为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和手术护理记录,其中从记录频次到内容均呈文书式体现。随着临床护理不断发展,2010年病历书写规范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删减调整。为节省护理文书记录时间,增加与病人直接接触与交流时间,我科在病历书写规范前提下,设计了部分表格式护理文书,并于2011年3月将表格式护理文书正式用于临床,经过临床实践,反复听取一线护士使用反馈,多次修改完善,获得满意效果。1表格式护理文书设计与应用

  • 标签: 护理文书 护理服务 表格式 应用 手术护理记录 病历书写规范
  • 简介: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教学(TBL)模式在护理伦理学应用效果。方法确定TBL分组方式、教学设计、评分方式等,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选择临终关怀伦理和安乐死伦理这两部分内容,对310名大专学生开展TBL教学。结果学生取得较为满意学习成绩,85.5%~64.5%学生对TBL分组方式及学习效果很满意;大部分学生自评小组合作能力、学习主动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态度、沟通能力等有了较大进步。结论’r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但需注意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科学进行学生分组、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时间、努力提高学生参与度等。

  • 标签: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 护理伦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总结了再造护理服务流程在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科室应用体会.包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以流程形式服务于患者:主要分为服务流程、专科护理流程、管理流程、出院随访流程4个方面.认为护理流程再造应用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使护理行为更规范,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提升了护理文化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再造护理服务流程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
  • 简介:产科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满足产妇需要、强化礼仪修养、规范服务流程、开展健康教育及电话随访,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产科 产妇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应用。方法:对4-6例多发性骨折接受舒适护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以愉悦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骨折患者,满足了患者舒适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多发性骨折 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应用经验。方法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分阶段实施临床护理创新项目管理.并对实施后项目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2年护理创新项目管理开展和实施,全院护理创新项目在申报数量及范畴、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上报护理创新项目近300项,经过专家组立项审批后护理创新项目达200余项,撰写项目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6项,学术会议参会及大会发言10余次,进行项目新闻报道40余则。培养了创新项目管理秘书5名,重大项目管理员20余名,项目通讯员50余名,临床创新项目管理骨干150余名。结论项目管理理论为现代护理创新管理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临床护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项目管理 护理创新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