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5月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25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体重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值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重管理护理能够良好的控制初产妇孕期体重,减少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并减少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

  • 标签: 体重管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新生儿体重
  • 作者: 马莉莉高玉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助理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助理护士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方法:2015年4月~5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法,对1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助理护士职业压力调查表、压力应对方式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结果:护士职业压力、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评分(2.6±0.5)分、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相关问题(2.1±0.5)分、病人与家属方面问题(2.2±0.4)分、专业技能方面问题(2.4±0.7)、管理与人际关系方面问题(1.9±0.4),总分均分(2.2±0.8)分;积极应对评分(3.21±0.51)分,消极应对(2.71±0.51)分;应对评分、各维度工作压力评分与个人一般情况有关;除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外,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与压力来源量表各维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应关注高危人群,努力提升护士积极应对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爱婴医院复核工作的开展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240例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按2014年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6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前(2014年1月—2014年6月),观察组124例为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开展后(2014年7月—2014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方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62.1%,高于对照组的31.9%(P〈0.05)。[结论]认真落实爱婴医院复核标准,加强产儿科合作,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爱婴医院复核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人工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分娩控制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68例足月妊娠胎先露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前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产前给予早期体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控制感量表对两组孕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早期体位干预 初产妇 自我效能 分娩控制感
  • 简介:[目的]研究通过有创血压监测病人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的正确方式。[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20例,通过对同一病人分别用四种不同方法各采集动脉血标本一份,将由动脉置管处抽取标本的三种方法得出的血气结果分别与直接穿刺法比较。[结果]通过分别比较,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病人通过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可采用弃去2mL血液的方法,可确保血气结果准确可靠,减少病人血液的浪费。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血气分析 动脉血 ICU
  • 简介:目的了解经历负性事件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管理者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CQ)、社会支持量表(socialscienceresearchsolutions,SSRS)对108名经历负性事件的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108名经历负性事件护士SCL-90总分为(194.41±35.05)分;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经历负性事件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低,并受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影响,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经历负性事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正向作用,指导和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用良好的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其方式缓冲负性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护士 负性事件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作者: 李海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护理人员在职教育指在医疗机构内与护理工作职责有关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活动。随着全国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分层培训在医院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为了解医院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实践现状及进展,笔者对国内外有关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层培训在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