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肠系膜膜炎的CT表现,明确其特征性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膜炎患者的CT资料,对病变的发生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周围,6例见明显的“假包膜征”,8例见“环征”,3例见明显的“木梳征”。结论:CT是肠系膜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当有典型的CT表现时可提示诊断。

  • 标签: 脂膜炎 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膜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结节性膜炎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根据超声图像表现不同可分为结节性、液化性及钙化性3种。32例中,超声诊断结节性膜炎27例、脂肪瘤2例、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2例、蜂窝织炎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27/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结节性膜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结节性脂膜炎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联合四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体筛查我院消化内科在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10例,抓阄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组均55例。一般组给予四疗法干预,治疗组联合消化内镜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一般组患者创面再出血7例(12.73%)、复发胃溃疡4例(7.27%)高于治疗组创面再出血2例(3.64%)、复发胃溃疡1例(1.82%),一般组幽门螺杆菌(HP)根治43例(78.18%)低于治疗组HP根治52例(94.55%);一般组的总治疗有效率78.18%低于治疗组的96.36%(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出血病症时,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疗法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MinDose技术对急性胸痛三排查(triple-rule-out,TRO)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50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128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TRO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组)、B组(MinDose组),每组25例。A、B组管电流调节技术窗均采用30%~70%的RR间期,A组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的20%,B组应用MinDose技术,窗外曝光剂量为全剂量的4%。其余扫描参数相同。分析2组图像质量,记录剂量长度乘积,比较有效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A、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6±0.40)分、(2.91±0.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辐射剂量为(6.47±1.03)mSv,明显低于A组的(7.25±1.4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Dose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在TRO低剂量扫描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辐射剂量
  • 简介: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颇多,如手术、体外震波碎石、经输尿管取石等.但对于1cm以下的小结石,中药排石仍不失为一简便有效的方法.我院中医科用"四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对资料完整的85例结合X线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四联法 泌尿系结石 X线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微泡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亲和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泡,免疫荧光法检测微泡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鼠HepG2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靶向组(n=5)和非靶向组(n=5),经尾静脉团注相同剂量靶向微泡或非靶向微泡,录像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注入造影剂5min后利用高声压爆破技术清除肿瘤内部微泡,比较爆破前后两组造影图像灰阶强度的下降,估计靶向微泡在体内与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造影剂和非靶向造影剂均表现为裸鼠皮下瘤的显著增强,但TIC显示两组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40.4±200.9)dB?svs.(2796.8±452.3)dB?s,P=0.001];微泡爆破后靶向组灰阶强度降低显著大于非靶向组[(7.61±2.20)dBvs.(3.74±1.40)dB,P=0.010]。结论:靶向VEGFR2微泡造影剂在体内能显著增强肿瘤血管成像,可作为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可靠分子影像学探针。

  • 标签: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泡 HepG2肝癌模型 肿瘤血管生成 超声分子成像
  • 简介:目的:制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超声造影剂,评价其物理性质及对肿瘤细胞的寻靶能力。方法:利用生物-亲和桥接法将微米级超声造影剂USphere与VEGFR2抗体结合,制备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检测其粒径分布;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细胞株(高转移肝肿瘤细胞MHCC-97H及正常肝细胞LO2)中VEGFR2表达强度,以及靶向与非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对MHCC-97H和LO2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微泡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012.67±78.59)nm,免疫荧光法显示VEGFR2抗体可特异性连接于微泡表面。标记荧光的VEGFR2抗体在MHCC-97H细胞高表达,在LO2细胞低表达。免疫荧光定量显示靶向VEGFR2造影剂在MHCC-97H细胞中的荧光强度比值(微泡荧光强度/细胞荧光强度)为0.75±0.32,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其大小稳定均一,可与高表达VEGFR2的MHCC-97H细胞特异性结合。

  • 标签: 靶向超声造影剂 生物素-亲和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超声分子成像 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用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小动物PET/CT评价不同类型乳腺癌模型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差异。方法:用ER阳性人乳腺癌细胞(ZR-75-1、MCF-7)和阴性细胞(MDA-MB-231)构建荷瘤裸鼠动物模型。阳性组每组各10只,接种前3d植入雌激素缓释片,再将细胞与基质胶混合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成瘤后显像前3d取出缓释片。阴性组5只,直接将细胞悬液接种于乳腺脂肪垫。当肿瘤长至长径5mm左右时行18F-FESPET/CT显像,用%ID/gmax定量ER表达,然后用免疫组化测定并比较ER结果。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ZR-75-1、MCF-7和MDA-MB-231的瘤体成瘤率分别为100%(10/10)、70%(7/10)和100%(5/5),瘤体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ES%ID/gmax分别为6.6±1.0、3.3±0.5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比值分别为4.2±0.3、2.6±0.2和1.1±0.1,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8F-FES显像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正相关(%ID/gmax:r2=0.65,P<0.001;T/M:r2=0.87,P<0.001)。结论:18F-FESPET/CT的%ID/gmax能准确评价不同类型荷人乳腺癌模型的ER表达水平,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内分泌疗效提供了一种活体、无创、动态的分析方法。

  • 标签: 乳腺癌模型 雌激素受体 MCF-7 ZR-75-1 MDA-MB-231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表达,将患者分为两组:激素受体阳性组(ER+、PR+、HER-2-),激素受体阴性组(ER-、PR-、HER-2-)。两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对乳腺癌肿块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特征分析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改变及钙化。然后,对同一个肿块利用基于相位信息的动态轮廓模型进行边缘分割。通过t检验,筛选出与激素受体相关性最强的特征参数,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运用径向基核函数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减少偏倚,采用留一法对分类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激素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形态、边缘毛刺成角、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改变等二维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定量分析选出54个定量特征,对激素受体表达具有较高准确率(准确率67.7%,曲线下面积73.2%)。此外,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等定量特征在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分析降低了传统超声影像的主观性,在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在提高超声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精准诊断及生物学行为预测方面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影像组学 定量超声特征 激素受体 浸润性乳腺癌
  • 简介:胰岛瘤(insulinoma)属于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相对少见。美国梅奥诊所一项为期60年的观察性研究[1]及后期患者系列研究[2]显示,胰岛瘤的发病率为0.4/10万人年。本研究回顾1例典型胰岛瘤患者的完整诊疗过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规范诊治。

  • 标签: 胰岛素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如果患者出现了糖尿病症状,不仅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必须要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进行相应的探究,确保能够提高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而胰岛及其相关的类似物作为现阶段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糖尿病的具体发展历程以及胰岛的制备现状,探究重组人胰岛及相关类似物的安全性特征及应用进展。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 研发进展 安全性
  • 简介: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采用双指数模型,通过多个b值分析,无需使用对比剂即能获得水分子扩散运动和微循环灌注信息,可较准确地量化评估胰腺疾病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胰腺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分期、疗效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IVIM-DWI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胰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MR体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diffusionweightedimaging,IVIM-DWI)指标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30日-2017年9月30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诊治的90例肝癌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内分别行IVIM-DWI检查.将性别、年龄、病变长径、瘤栓有无、AFP、ALT值6个临床指标,治疗前ADC、D、D*、f值,以及治疗后ADC、D、D*、f值8个MR功能学定量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有预后价值的IVIM参数及临床指标.结果:性别、年龄、治疗前D*值、治疗前f值及治疗后D*值共5个指标在肝癌TACE治疗后的PFS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性别=0.030,P年龄=0.005,P治疗前D*〈0.001,P治疗前f值=0.007,P治疗后D*〈0.001).即男性、高龄、高治疗前D*值、高治疗前f值及高治疗后D*值的患者预后差.以中位数为分界值,即年龄、治疗前D*值、治疗前f值和治疗后D*值4个指标分别以53岁、14.1×10^-3mm2/s、23.63%和11.9×10^-3mm2/s为界值,发现年龄及治疗前D*值2个指标预测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高龄组=0.027,P治疗前D*=0.003).结论:年龄及治疗前D*值2个指标有助于预测肝癌TACE治疗的预后,即高龄、高治疗前D*值者预后更差.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无进展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使用干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时的价值。方法 2018 年 10 月〜2020 年 12 月,挑选在我 院收治的 71 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选择掷骰法分为A 组(n=36 例)、B 组(n=35 例)。A 组实行干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B 组依照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AB 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97.2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干扰素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应用3.0TBOLD-fMRI评估灯盏花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的抵制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灯盏花组和对照组各30只,灯盏花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灯盏花注射液7d(1次/d),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d.2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及注射对比剂后20min、24h、48h、72h和7d共6个时间点行3.0TBOLD-f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R2*值,取大鼠肾脏病理检查,HE染色后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比较2组R2*值及病理损伤变化.结果:灯盏花组注射对比剂20min后R2*值持续升高至24h,48h回落直至7d时;对照组注射对比剂20min后R2*值升高,持续至72h,7d后回落至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对比剂后48、72h灯盏花组与对照组R2*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时间点2组R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20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出现损伤,24~48h损伤减轻,72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20min时,7d后损伤加重,接近20min组;灯盏花组注射对比剂后20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损伤严重,24~48h损伤减轻,渐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72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对照组,7d后损伤减轻.注射对比剂后,24h时2组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0TBOLD-fMRI可评估CI-AKI引起的肾髓质氧含量的变化,提供定量的R2*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灯盏花注射液对大鼠CI-AKI的早期保护作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灯盏花素 对比剂急性肾损害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非相干性运动DWI(IVIM-DWI)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软组织灌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A组,选择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C组。使用11组b值行DWI,以第一跖骨掌侧、趾长屈肌肌腹区为ROI分别测量,并将所得图像行IVIM灌注分析,分别得出真性扩散系数(D)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D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B组D*值低于A组,C组低于B组(均P<0.05);B组f值高于A组,C组高于B组(均P<0.05)。结论:IVIM对糖尿病患者的灌注情况分析显示,D*值下降,提示微循环灌注情况变差,且糖尿病足患者D*值下降更明显,对评估糖尿病病情有帮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糖尿病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在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具体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的 8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胰岛泵短期强化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辅助治疗价值。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生 D+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IgE 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 82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各 41 例,将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维生D 口服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治疗后 1 个月的血清 IgE 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 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采用维生D 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56%,高于对照组的 82.93%,x2=4.9865,P=0.0255;患儿的FEV1(2.23?.59)、FVC(3.33?.54)以及 FEV1%(74.90?.61)均优于对照组的 (1.27±0.56)、(2.12±0.45)、(64.62±3.54),同时血清 IgE 值(12.34

  • 标签: 维生素D 沙丁胺醇 小儿支气管哮喘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