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DWI是以水分子布朗运动为原理,对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到ADC值的检查技术。肾脏血流量、含水量丰富,可调节全身水盐代谢。当肾脏发生肿瘤性病变时,其组织结构、微循环及细胞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变化,其组织ADC值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DWI有助于肾脏肿瘤的检出、诊断、分级及疗效的检测。本文对肾脏肿瘤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肾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技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1例肾肿瘤患者接受RFA治疗,其中3例为姑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24.6个月,随访方式以超声造影为主,增强CT或MRI为辅。结果:以肿瘤灭活为目标的28例肿瘤中,27例(96.4%)得到成功治疗,其中22例经1次RFA、4例经2次RFA、1例经3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的27例肾肿瘤中,2例(7.4%)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RFA成功的重要因素(P=0.017),肿瘤直径≤3.5cm可作为预测RFA成功的临界值(P=0.021),但肿瘤大小与是否出现局部复发并无明显关联(P=0.129)。此外,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与肿瘤是否能完全消融或是否出现局部复发无明显相关。11例(35.5%)患者在RFA后出现自限性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RFA能有效治疗直径≤3.5cm的肾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射频消融 肾脏肿瘤 疗效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是由成熟脂肪组织、厚壁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良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3.9%,绝大部分具有特异性CT表现,少数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1-2]。搜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AML30例的临床和CT资料,以提高RAML的CT诊断水平。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血流和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Vs)变化在急性单侧上尿路梗阻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单侧急性上尿路梗阻病例、122例正常人进行超声检查,测算双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双侧肾实质Vs值。结果:在急性上尿路梗阻发生早期,梗阻侧肾脏的RI值略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但无显著性差异;梗阻侧肾脏的Vs值显著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技术具有安全、方便、无创、可重复等优点,有助于急性上尿路梗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剪切波速度 阻力指数 急性上尿路梗阻
  • 简介: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在尿毒症期肾脏弹性变化的特点,并测量肾脏皮质厚度,分析其与皮质弹性指数(elasticindex,EI)的相关性。方法:尿毒症期患者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1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肾脏皮质、髓质及肾窦EI值及皮质厚度的差异,并分析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组皮质区的EI值高于高血压肾病组(t=-2.37,P〈0.05);在髓质区,糖尿病肾病组EI值低于高血压肾病组(t=2.43,P〈0.05);两组肾窦的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皮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肾脏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存在正相关(r=0.35,P〈0.05)。结论:在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EI值有不同变化,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尿毒症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