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病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4/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9/50) ,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科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十二指肠胃返又称胆汁返,是胃窦部与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空腹时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胰液)返流入胃可引起胃黏膜的病理性损害,称为碱性返流性胃炎或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口干、口苦,上腹部灼热、疼痛、恶心,有的伴有呕吐胆汁和体质量减轻,严重的伴有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改变。现将18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X线钡餐检查及胃液胆汁酸浓度测定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总结十二指肠胃返病的X线诊断分型经验。

  • 标签: 十二指肠胃返流 X线透视检查 双重造影 倒水征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迅速,医疗卫生领域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潮流。简述了医疗卫生系统中数据资源现状,分析了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医药产品研发效率、疾病监控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大数据 医疗卫生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医院病案大数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总结病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2月我院档案室归档保存的 2856份档案作为研究对象,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实施常规病案管理, 2018年 1月~ 2019年 2月实施标准化的病案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病案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标准化病案管理后病案回收率、归档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而且病案缺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病案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值得在新时期病案大数据管理中落实。

  • 标签: 新时期 大数据病案管理 实施效果 标准化 信息网络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共19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直径≤10mm)完整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8.8%、35.5%、54.2%、97.5%、0.764.结论:超声TI-RADS分类方法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最大径≤1.0cm的2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2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见于TIRADS2级、3级、4A级类结节,恶性结节多见于TI-RADS4A级、4B级、5级结节;两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1)。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110/148)和75.9%(132/174)。超声TI-RADS分级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结论TMC的TI-RADS分级可较好地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

  • 标签: 甲状结节 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并进行外科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FNA),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甲状腺进行扫查。根据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分级,选择TI-RADS3~5级的患者63例(81个病灶),将甲状腺TI-RADS分级情况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TI-RADS分级对鉴别甲状腺癌的效能。结果:在63例患者(81个病灶)中,病理学活检结果显示,28个TI-RADS3级病灶中,良性23个(82.14%)、恶性5个(17.86%);32个TI-RADS4级病灶中,良性5个(15.63%)、恶性27个(84.37%);21个TI-RADS5级病灶中,良性0个(0)、恶性21个(100%)。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7%和82.14%。TI-RADS3~5级病灶的纵横比边缘、边界、钙化、血管充盈、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在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应用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pMRI)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本研究以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Version2,PIRADSV2)为基础,结合本单位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对前列腺mpMRI的技术规范进行介绍,包括MRI检查前准备、设备要求、扫描序列等。

  • 标签: 前列腺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Version2,PI-RADSV2)是一个应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pMRI)检查进行前列腺临床显著癌诊断的影像学规范。PI-RADSV2制定了mpMRI技术参数的最低标准,简化并标准化影像学报告内容,提出了与前列腺临床显著癌风险相关的分级标准。笔者根据PI-RADSV2的标准化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构建了前列腺mpMRI的结构式报告模板,旨在对该结构式报告进行解读。

  • 标签: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列腺癌 结构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