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168例慢性支气管患者为例,按照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成中医组(84例)和西医组(84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进行对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西医组,(P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 治疗效果
  • 简介: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bronchiolitisobliterans,B0)发病率逐年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BO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咳嗽、气促、喘息,肺功能以不可逆的小气道阻塞为特点;HRCT上表现为“马赛克灌注”、细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壁增厚、空气潴留征等;病理上以小气道及其周围慢性性改变、纤维化为特征。BO的诊断很少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而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及HRCT作出临床诊断。其中,HRCT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的优势,对BO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随访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1.8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除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与巨气管支气管症等少数情况其管壁常变薄外,大多数气管支气管疾病常表现为管壁增厚。局限性增厚一般见于管壁浸润型的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而弥漫性气支气管管壁增厚,可见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骨化性气支气管病、韦格氏肉芽肿与结节病累及气管支气管管壁等,且均同时伴支气管管腔狭窄。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影像表现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42例气管支气管可透X线异物的X线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可透X线异物 气管 支气管 X线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的CT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支气管MEC患者,归纳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及胸闷,其中2例肿瘤位于气管,3例位于主支气管,6例位于段支气管,1例位于右侧中间支气管。平扫均为等或稍低密度,4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为中度-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均匀。结论:支气管MEC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平扫加增强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黏液表皮样癌 支气管 CT 腺样囊性癌
  • 简介: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因起病缓慢,症状多样,CT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影像诊断及临床工作中漏诊、误诊较多。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25例EBTB的误诊及漏诊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oma,BAC)是指生长在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依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类。本文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局限型BA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缓解患者自身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的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按病灶位置分为中央型、肺门型和周围型三型。结果:9例中央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中,8例表现为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腔内结节灶;15例肺门型表现为肺叶或段支气管的管腔结节灶,其中10例(66.7%)合并病灶远端肺组织不张和扩张支气管黏液栓形成;4例周围型均表现为较大肿块。斑片样低密度区在各型中均常见,甚至可形成空洞。结论: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不同的典型影像表现,但均易出现内部斑片样低密度区。

  • 标签: 黏液表皮样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 )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51 例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在无 X 线电视透视下行 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 例弥漫性肺疾病中有 16 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确诊率达 31.4%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 5 例( 31.3%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3 例( 18.8 % ),肺泡细胞癌 2 例( 12.5% ),转移性肺癌 2 例( 12.5% ),肺真菌病 1 例( 6.3% )结节病 1 例( 6.3% ),肺泡微石症 1 例( 6.3% ),闭塞型细支气管伴机化性肺炎 1 例( 6.3% )。结合临床诊断病例共 28 例,诊断率达 54.9% ,结缔组织病肺受累 9 例, UIP10 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 2 例,癌性淋巴管 2 例,性假瘤 l 例,未能明确诊断 7 例( 13.7%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除外结节病、肿瘤和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肺疾病,间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 D+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IgE 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 82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各 41 例,将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 口服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治疗后 1 个月的血清 IgE 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 行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在采用维生素D 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56%,高于对照组的 82.93%,x2=4.9865,P=0.0255;患儿的FEV1(2.23?.59)、FVC(3.33?.54)以及 FEV1%(74.90?.61)均优于对照组的 (1.27±0.56)、(2.12±0.45)、(64.62±3.54),同时血清 IgE 值(12.34

  • 标签: 维生素D 沙丁胺醇 小儿支气管哮喘 疗效分析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临床过程凶险,是当前胰腺外科的难点之一。近年来,SAP发病日趋增多,上升至15%~30%,若诊治不及时或不得法,死亡率可高达40%~70%,24-48h内发生休克或多脏器衰竭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SAP有别于其他外科急腹症,如梗阻性化脓性胆管、消化道穿孔等,如果能及时、合理地治疗,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可逆转,死亡率可降低到10%以下。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动脉灌注 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分析MSCT在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阑尾的CT征象.结果:80例中,78例出现了阑尾及周围的相应影像异常,仅2例无明显异常.结论:MSCT对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阑尾炎
  • 简介:摘要: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的疗效。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例急性复杂性阑尾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47例患儿成功用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随访半年以上,1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开腹手术解除粘连,治愈出院,3例术后因不完全性肠梗阻再次入院,予抗治疗治愈出院,其余患儿均未发生肠梗阻、盆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急性复杂性阑尾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儿童
  • 简介:女,19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反复恶心呕吐10h"来院就诊,患者10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伴腰背部疼痛,反复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3470U/L,血淀粉酶1313U/L,中性粒细胞比率90.60%,谷丙转氨酶303.2U/L,转肽酶154.5U/L,总胆红素47.1μmol/L,直接胆红素24.5μmol/L,间接胆红素22.6μmol/L.3年前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 标签: 胰腺炎 超声检查
  • 简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是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常继发于感冒、腹泻等疾病.患儿表现发热、腹痛,还可伴有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与感冒症状十分相近,很容易与上感相混淆.本文对47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旨在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肠系膜 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实施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回顾分析法将61例急性胰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CT诊断,对比其与腹膜炎诊断及血淀粉酶诊断结果。结果 经CT结果显示,出现坏死型胰腺具有31例,水肿型胰腺具有30例。同时分级影像发现B级范围患者具有23例,C级为15例,D级为8例,剩余患者均为E级,其诊断结果准确率为100%。结论 急性胰腺实施CT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判断患者疾病状况,提高临床诊断价值,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29例急性阑尾患者经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29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超声诊断急性阑尾221例,阑尾脓肿18例。低频超声确诊率为42.9%(141/329),低、高频超声联合检查确诊率为69.6%(229/329)。其中82例低频超声检查阴性或可疑,高频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纯型阑尾。结论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阑尾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急性阑尾的MSCT原始数据,行薄层重建,并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行MPR及CPR,以观察急性阑尾的CT表现。结果:MPR及CPR均能清晰、直观显示急性炎症阑尾及周围情况,CPR还能显示炎症阑尾全貌;其中12例均表现为阑尾增粗、积液,5例可见阑尾周围,5例可见阑尾粪石嵌顿。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能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成人疑似急性阑尾的患者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并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哪个方法的准确性更高一些。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成人急性阑尾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对所有患者都先采取64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B超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最终诊断准确率,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情况。结果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发现,急性坏疽性阑尾1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39例,剩余17例均为单纯性阑尾。进行两种检查诊断结果情况对比则发现,64层螺旋CT最终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证明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结论 临床成人群体的急性阑尾诊断过程中,选取64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明显要更好一些,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最终准确率更高,可以更好的辅助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选用有关方法对于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影响积极。

  • 标签: 成人 急性阑尾炎 B超 64层螺旋CT 诊断应用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