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急性期脑内血肿的CT、MR表现文献多有报道,而关于场MR的报道国内较少.我院自1997年以来经夜间急诊MR检查诊断为急性期脑内血肿并经临床证实22例病人,现结合文献对其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 标签: 超急性期 脑内血肿 低场 MR表现 诊断价值 MR检查
  • 简介:载药超声微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载药微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用下微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的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文就载药超声微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制备及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微气泡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药物载体
  • 简介: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概念在国内的首次提出,超声医学已成为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即经静脉注入带有特定配体的靶向超声对比剂,与要显像的靶组织特异性结合,使得微选择性地聚集并较长时间停留于靶组织或靶器官而产生分子水平的显影,从而提高超声显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子成像研究是借助于分子探针间接反映分子或基因的信息,目前我们使用的超声分子探针是超声微(球)对比剂。现针对超声微造影在疾病诊疗上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分子探针诊断 治疗
  • 简介:病例资料:男,43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左腰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未见肉跟血尿,上述症状持续加重。超声提示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伴中度积水。患者3年前开始吸食氯胺酮(K)。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氯胺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我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行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患者1500例,男952例,女548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其中腹部血管造影60例,泌尿道造影529例,消化道钡剂灌肠420例,腹部和腰椎摄片检查505例。

  • 标签: 洁肠净片 影像学检查 肠道清洁
  • 简介: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出血与脑梗死仅靠临床症状不易鉴别,随着场MR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增多,很多脑卒中患者首诊选择了MRI.现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脑出血的场MR表现,以探讨场MR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随着场MRI在县市级医院的普及,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而实际为脑出血行MRI检查的患者日益增多。脑出血的MRI表现不仅与出血的时间有关,而且与机器的磁场强度相关。已有文献对高场MRI的脑出血表现描述较多,场MRI的脑出血表现虽然也有论述,但各家描述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院最近3年偶然发现的27例急性脑出血病例的MRI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场MRI特征。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急性脑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的慢阻肺 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和单独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 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 96.07%,二组为 74.47%,( x2=18.413,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 FEV1、 FVC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为 4.85±0.97( L/S)、 2.84±0.45( L),二组分别为 3.21±0.84( L/S)、 2.20±0.35( L),( t=8.04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慢阻肺治疗过程中使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噻托溴铵 多索茶碱
  • 简介: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很常见.诊断方法也日益增多,高频彩作为一种创性检查方法其价值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高频彩超 腹股沟疝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微造影剂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靶向VEGFR2超声微,免疫荧光法检测微与抗体的结合。建立裸鼠HepG2肝癌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靶向组(n=5)和非靶向组(n=5),经尾静脉团注相同剂量靶向微或非靶向微,录像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注入造影剂5min后利用高声压爆破技术清除肿瘤内部微,比较爆破前后两组造影图像灰阶强度的下降,估计靶向微泡在体内与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造影剂和非靶向造影剂均表现为裸鼠皮下瘤的显著增强,但TIC显示两组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40.4±200.9)dB?svs.(2796.8±452.3)dB?s,P=0.001];微爆破后靶向组灰阶强度降低显著大于非靶向组[(7.61±2.20)dBvs.(3.74±1.40)dB,P=0.010]。结论:靶向VEGFR2微造影剂在体内能显著增强肿瘤血管成像,可作为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的较可靠分子影像学探针。

  • 标签: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泡 HepG2肝癌模型 肿瘤血管生成 超声分子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膈肌脚转移瘤的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膈肌脚转移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MRI平扫形态变化、T1WI及T2WI信号特点。结果:20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原发灶中胆囊癌5例,肺癌4例,胰腺癌3例,胃癌3例,乳腺癌2例,肝癌3例,均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MRI表现为膈肌脚正常形态消失,信号与原发病灶及邻近淋巴结等转移灶信号类似,以T1WI中高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其中以T1WI显示转移为佳。结论:认识膈肌脚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对于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根据体重受检者(主要是儿童)的体重对CT曝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对220名体重患者按不同部位、体重,以逐次接近法求取最优化曝光参数.结果:依据不同体重和不同扫描部位得到CT曝光参数优化设置表.结论:体重患者CT曝光参数的调整是必要的,以体重为依据进行曝光量设置是可行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剂量 最优化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内胆固醇结晶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经MRI诊断为胆固醇结晶的患者,同时有10例行B对比检查。结果:16例患者胆囊内均可见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可见胆囊内高信号被抑制变为信号,有3例患者胆囊内的短T1高信号被完全抑制变为信号,13例短T1信号被部分抑制,主要是胆囊底部被抑制,说明胆固醇沉积在底部。10例患者B检查示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场强MRI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有重要诊断价值,准确性明显高于B

  • 标签: MRI 胆囊 胆固醇结晶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中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 标签: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
  • 简介: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是继时飞法和相位法2D磁共振血管成像后新近开发的MRA技术,中高场磁共振CEMRA技术应用较成熟,而在场磁共振的应用报道较少。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颈、体部血管行CEMRA检查,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成像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脊椎转移瘤诊断及其与其他椎体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转移瘤79例和误诊病例15例的MRI特点,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79例转移瘤中,累及椎体125个,多为跳跃式分布;累及附件骨92个,占73.6%;椎体破坏变形81个,占64.8%;椎间盘均无变化;有软组织肿块22例(17.6%),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T1WI均呈信号,T2WI信号改变可以多种多样。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

  • 标签: 脊椎 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彩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就诊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彩领域的稳固发展,必须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作中,进而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彩超 应用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