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近海海域致病性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海水经增菌培养、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敏试验(K—B法)。结果检出致病性细菌24种144株,其中弧菌科117株(81.25%),肠杆菌科18株(12.50%),假单胞菌属8株(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0.69%)。药敏结果显示,弧菌科对氨节西林(89.19%)耐药性最强,其次是头孢唑啉(77.02%),头孢呋辛(59.46%);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敏感。结论此项研究对海水中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 近海 海域 致病性细菌谱 分布情况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宝石能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能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能CT能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能CT能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能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 标签: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能谱成像 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 标签: 胃癌 效果观察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能CT成像的特征,对能CT用于早期原发性肝癌(HCC)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究,主要包括能CT成像的优势以及原理、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以及鉴别、HCC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和行介入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等。

  • 标签: 早期原发性肝癌 能谱CT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窄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49例符合条件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NB-UVB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B-UVB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白癜风/治疗 紫外线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摄正位胸片检查,部分病例给予胸部X线、CT片检查,分析肺结核的X线诊断、鉴别。结果临床上多见肺结核,按照X线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准确诊断、鉴别本病。结论针对肺结核疾病,给予CT片、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X线诊断 鉴别 肺结核
  • 简介: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但在农业种植以及食品生产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在丰富人们饮食生活的同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概率,而色谱质技术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方法,能够对食品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对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色谱质技术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的特点加以了解,并探讨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色谱质谱技术 食品安全 分析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異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肺癌 胸部X线 螺旋CT
  • 简介:乳腺表皮囊肿是乳腺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并非少见病,本病以20~50岁发病率最高;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在日常工作中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现对X线片误诊的乳腺表皮囊肿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表皮囊肿 乳腺肿瘤 误诊 X线诊断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X线自从被发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摄影成像领域。X线在摄影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和数字X线摄影技术。不同摄影方式在摄影过程中的原理不同,影响被照体成像质量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是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标准三种摄影方式应该一致。因此,为了在工作中得到高质量的影像资料,更好服务于临床治疗,本文基于X线摄影工作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的质控经验,总结了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要点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X线摄影 成像质量 质控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应用能CT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病理证实的20例不典型结核球与2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能CT检查,检查后对比其基本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确诊39例患者,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能参数结果则显示不典型结核球、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能CT应用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典型结核球 肺癌 能谱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采用补骨脂酊联合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白癜风患者,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29例,对照组患者行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补骨脂酊联合窄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72%和86.2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疾病治疗期间,采用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可改善瘙痒及白斑等症状,但是伴有光毒反应,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光毒反应和光敏性,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恶提高,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窄谱中波紫外线 补骨脂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原则为基础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病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研究组同时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对照组联合经皮穿刺碎石加电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长、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均更优(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MFR、残余尿量、IPSS及QOL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术中出血量少、置管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耻骨小切口切开取石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5%,对照组优质片率为77.5%,观察组优质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全景成像 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鼻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和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肺结核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均采取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X线的诊断诊断正确率、空洞检出率和病灶检出率等情况均显著低于螺旋CT(P<0.05);在本研究118例患者中,经给予螺旋CT检查,高低混杂密度清晰可见者81.36%,肺小叶或肺段病变内蜂窝影或条状清晰可见者38.98%;其中,并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气胸者17.80%。经胸部X线检查,患者的肺气肿和病灶内钙化、费大牌和支气管透亮影及气胸等诊断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予以CT检查,取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行胸部X线检查的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術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通过X线与CT诊断的价值,为肠梗阻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检查,并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技术检查,共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技术检查,共3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情况、肠梗阻类型、病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12%相比于对照组的67.86%,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为单纯性、绞窄性、动力性、不确定类型;病因为肠粘连、结肠癌、肠麻痹、粪石性、胆石性、肠套叠、不确定原因;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案进行比较,CT诊断技术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X线诊断 CT诊断 价值分析
  • 作者: 郑云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9卷第9期
  • 机构: 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分别予以X线、螺旋CT进行检测对其诊断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临床诊治患者52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6月开始,拟定临床研究计划,并依照其计划收集相关分析数据,直至2022年6月截止,将研究选取案例以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予以CT、X线等方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诊断准确率、影像学清晰程度。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症状诊断准确率比较,患者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15%),显著高于X线症状诊断准确率(75.00%),经研究,患者X线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0)例,占比为(76.92%),比较螺旋CT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8)例,占比为(92.30%),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予以螺旋CT检查,准确率较高,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其误诊率、漏诊率等,能够以此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帮助患者进行制定治疗策略,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肠梗阻;X线;螺旋CT;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