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脑梗死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应当加强日常护理,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降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本文对影响脑梗死病症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干预方法,希望为进一步降低脑梗死二次治疗等情形发生率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 影响因素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的感染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486例出院患者中的医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63例,感染率为12.96%;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等;侵入性导管、住院天数长和高龄均是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住院天数,以降低神经外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胎膜早破孕妇398例和未胎膜早破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隐匿性胎膜早破组和未胎膜早破组,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寻找隐匿性胎盘早破的高危因素。结果生殖道感染、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史、胎位异常、双胎均为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结论应充分认识和重视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从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胎膜早破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育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经门诊确诊的80例胚胎停育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诊断胚胎发育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结果研究组孕妇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早期熬夜较多、用电脑时间较长、体育锻炼较少、吸烟者比重较大,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孕妇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余生殖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熬夜、吸烟、解脲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均是导致胚胎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胚胎停育对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殖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引起胚胎或者胎儿染色体异常,占胚胎停育相当大的原因,所以孕期妇女尽量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及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意义重大。

  • 标签: 胚胎停育 高危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视为重症组。另选取同期前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视为普通组。比较重症组和普通组的临床特征,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结果重症组同普通组相比,患儿的年龄多数集中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持续不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神经系统异常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中,年龄、热程、热峰、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神经系统异常是主要的高危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明显,高危因素较多,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有利于保证患儿的安全。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患儿 临床特征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感染措施。方法将100例急诊外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做出预防感染措施。结果60岁以上,手术时间3小时以上,BMI24kg/m2以上、手术切口Ⅱ类、Ⅲ类以及伴有糖尿病的男性患者为急诊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急诊外科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切口感染相关高危因素,并给予高危患者及时有效预防感染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及预后。

  • 标签: 急诊外科 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预防感染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障碍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并将发生跌倒的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余下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以及疾病类型等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在年龄、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疾病类型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发生跌倒时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主要原因集中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不安、认知障碍、沟通障碍以及依从性低。结论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偏大和住院时间较短;而跌倒的主要原因在于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不安、认知障碍、沟通障碍以及依从性低;因此临床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早期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防止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跌倒 危险因素评估 早期护理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心内科患者中大部分都是长期慢性疾病者,患者年龄高,免疫力低,因此,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经常是院内感染的好发对象。医院感染不仅仅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的水平和名誉,还会加重患者的病痛程度,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经济困难。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只有对其感染因素有着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文根据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探讨,对其感染情况进行探讨,并且分析造成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希望能够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

  • 标签: 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高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产后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次、宫高、前置胎盘、产前PLT、妊娠期高血压、分娩方式、胎盘粘连或植入等7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评分表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产妇在上述7项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的总分≥6或者产前评分≥4的产妇应进行产后出血重点监护;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高危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产后出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直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的高危因素预防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高危因素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高危因素,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老年冠心病 高危因素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宫腔粘连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检索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医院妇科病房以宫腔粘连为主诊断儿收入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15例,分类统计相关病史、及高危因素。结果因妊娠相关疾病而进行宫腔手术,可以认为是宫腔粘连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从预防角度看,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妊娠,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人流等宫腔操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科学避孕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宫腔粘连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怀化市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分析对比,以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城乡差异,明确怀化市区域内城乡脑卒中防治及健康干预方案。方法对选定的城市锦溪社区和溆浦低庄连山村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筛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形成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响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因素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怀化市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及健康干预方案应该有所不同。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因素 城乡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和必要的防治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宫内窘迫胎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儿娩出后是否出现窒息症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和对比产妇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和分娩高危因素。结果两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症、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盘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动消失、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延长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高危因素、分娩高危因素和产妇高危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症状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围生期 产妇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头部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致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抽取2012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诊断期间分别使用智能量表以及CT检查、MRI检查判断并诊断患者的病情状况,总结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头部影响学特点;通过对80例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判断血管性患者的致病高危因素。结果头部影像学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基底节区病变情况比较明显,80例患者中有25%(20/80)的患者存在着基底节区梗死;另外有41.25%(33/80)的患者出现了脑白质疏松以及脑沟变深的现象;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变因素较为复杂,一般与年龄、合并病史、不良生活习惯、遗传性因素等有关。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血管性痴呆患者尽早确诊,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另外在生活中,需要明确血管性痴呆的相关高危因素,并作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头部影像学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 2017-04至 2018-06期间我院收治的 94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探究显示, 94例复发患者中,主要由自我控制不佳引起占 30.85%,主要由家庭、社会支持不良引起占 21.28%,主要由疾病认识不足引起占 17.02%,主要由应激意外事件引起占 13.83%,主要由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占 9.57%,受服用药物副作用影响者占 5.31%,其他原因不明者占 2.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是多种因素作用影响的结果,临床应根据引起复发因素采取针对护理,以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可能,临床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术中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妇为例,其中剖宫产后正常的6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出血的6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对症治疗方法。结果观察表一,年龄、孕产次数、流产次数、贫血、子宫肌瘤等因素都是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中高龄以及中、重度贫血不是产后出血独立存在的高危因素,但与产妇产后出血有很大的关联;同时,63例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中,2例产妇接受子宫切除术,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在行剖宫产之前应对高龄产妇进行全面筛查,判断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几率,并做好预防和抢救措施,从而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并在发生产后出血后及时进行治疗,提高高龄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结果全部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7.2%;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超过2次、前次分娩存在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未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子宫颈部位膨大、剖宫产史。保守治疗选择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结论如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存在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则应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综合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抢救措施;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较为理想;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出血不易及时控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围生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为后期临床研究做参考,尽量减少复发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试验法、对比法以及文献法等,针对我院的已经确诊并且进行复位治疗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进行随机电话随访,然后将出现复发现象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以及高血压病、失眠症等进行对比,随后在利用二值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以探寻导致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失眠和糖尿病是BPPV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颈椎病、高血脂症等与复发危险因素没有较大关联。结论导致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因素与高血压、失眠症和糖尿病有关,可以作为依据供临床研究作为参考。

  • 标签: BPPV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在我院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8例,其中有30例伴真菌感染,剩余48例患者没有伴真菌感染,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果真菌感染和患者应用激素、高龄、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并发症以及抗生素联用等有着相关性,真菌感染患者与非真菌感染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降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气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发生率,需要全面分析相应的高危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 标签: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癫痫的临床表现,并评价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在恢复期是否发生癫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3例患儿。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恢复期癫痫,对照组患儿则未见发作,记录所有患儿的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例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EEG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HSV-1IgG(+)例数对照组高于实验组,脑水肿例数对照组也低于实验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EEG异常、HSV-1IgG(+)和脑水肿会对患儿的恢复期癫痫病症造成一定的影响,会提高患儿恢复期,癫痫症状的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类患儿应当在临床治疗时加强看护力度,以保证患儿的康复。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恢复期癫痫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