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肺结核的深入认识,只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肺结核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不可攻克的疾病。本文特针对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

  • 标签: 肺结核 防治
  • 简介:摘要霍乱弧菌所引发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就是我们所说的霍乱,这种疾病极为常见,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与自身实践经验的结合,简要的分析了霍乱的流行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日后的霍乱防治能够起到帮助性作用。

  • 标签: 霍乱 流行现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新生儿科住院患儿298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季节、来源的多重耐药菌株患儿的比例,比较其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耐药菌种类差异,同时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冬季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发病几率较高,多发于呼吸系统、皮肤、血液等;早产儿及日龄5d以内者发病率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具体数据分析发现174例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患儿成功救治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史者有142例(81.61%),感染前最常见使用抗生素为三代头孢、氨基广谱青霉素及酞脉类广谱抗生素。结论新生儿由于不成熟的生理特征及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是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措施,减少人员接触,及时消毒,加强医生抗生素合理应用观念的培养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检测能够对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科 多重闹药菌株感染 抗生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6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给予常规组传统治疗方法,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PH值、PaO2分别是(7.34±0.06)、(8.32±0.79),常规组分别是(7,31±0.06)、(7.72±0.06),研究组的PaCO2值是(7.42±0.75),常规组的PaCO2值是(8.66±0.86),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临床类型和预后关系,研究组的存在病例率为85.7%,死亡比例率为14.3%,常规组存在病例率为11.4%,死亡病例为率88.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患者,增加了患者的存活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内科急诊重症 多器官衰竭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硝苯地平在防治妊娠高血压所致早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硝苯地平 妊娠高血压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49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防治意义。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3月-2017年6月于本地区所收集的49例尿路结石病患资料,对其结石标本实施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在49例病患中,检测出草酸磷酸钙6例,占总例数的12.24%;草酸钙29例,占总例数的59.18%;感染性结石4例,占总例数的8.16%;草酸尿酸钙7例,占总例数的14.29%;胱氨酸结石3例,占总例数的6.12%。对比男性病患与女性病患化学成分分析情况,数据有较大的差异,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尿路结石展开相应的化学成分分析除了可以更好的掌握的成分组成与成因外,同时还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这对于防治尿路结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临床防治意义
  • 简介:摘要抗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平台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健康网络平台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是否得到良好的控制。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教育之后,对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含量进行检测,研究组患者的血糖为(7.23±2.11)m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糖为(8.96±1.79)mmol/L,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精神状态上,有所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都有所降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防治中进行健康网络教育平台,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平台 社区糖尿病 防治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十分常见,但是却没有给予有效的重视。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牵涉到多个学科与专业,如妇产科、生殖医学、计划生育等。事实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占有重要位置,是其分类的一种;然而,国内外的诊疗规范尚未提及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内容。为此,本文选择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希望其可以被临床医生列入子宫内膜异位症分类之中,从而更好的治疗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医源性子宫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心血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300例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85人,回顾查看其病历资料,分析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3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病例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年龄、COPD、合并心力衰竭、卧床、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菌药物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越大、卧床时间越久、住院时间越长、COPD、并发心力衰竭容易诱发肺部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够预防治疗肺部感染。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并发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防治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社区就诊的23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对老年该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利用中医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防治 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 社区老年患者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后可诱发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笔者在此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60例在本医院进行剖宫产后子宫内膜炎患者,患者临床特征符合慢性子宫内膜炎相关诊断标准。对其进行综合性治疗措施(抗感染治疗+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给药法),同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所得数据记录、整理、分析。结果6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痊愈54例,好转例6例,无效0例,治疗痊愈率达90.00%、总有效达100.00%,临床痊愈率与好转率及无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措施能显著促进子宫内膜炎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内膜炎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对病毒性肝炎控制效果,为控制病毒性肝炎有效措施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另选取2003年—2009年(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前)和2010年—2016年(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后)这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对这两个阶段我市病毒性肝炎的年均发病率进行统计。结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应积极开展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防治措施 病毒性肝炎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我科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共收治471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乳糜漏8例,占1.6%,其中7例采用保守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1例行手术治疗,现均已痊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精细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方法对于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查并鉴定其结核菌种,将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药物敏感性对其实施检测耐药性,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此次探究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性别对于肺结核的病理构成无显著意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结核男性患者多以青壮年为主,患病人数的不同年龄层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肺结核患者多以老龄人为主,年龄层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培养的菌种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新发患者为主,该病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了较高,对比不同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情况较高,要及时进行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台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医疗政策。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使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122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辛伐他汀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安全性较高,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辛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前列素用于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危剖宫产妇,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缩宫素止血,观察组30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素用于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卡前列素 高危产妇剖宫产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办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患有颅内动脉瘤130例,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部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颅内动脉瘤破损导致再次出血。临床对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的破裂进行及时处理,分析其原因既防治手段。结果收缩压上升至220mmHg后,5例颅内动脉瘤破损时间为1例瞳孔出现放大时、2例导丝随导管导入时、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时、1例弹簧圈掉落时;术后死亡1例,在良好的状态下恢复1-4患者预后,为期一年的随访,4例DSA复查,4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动脉瘤的治疗。结论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的操作及适当的致密填塞能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并发症,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其危险因素制定防治对策。结果年龄≥60岁、住院时间≥3天、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有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合并肺部感染概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结合其因素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将患者的存活概率提升。

  • 标签: 重型肝炎 肺部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