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间歇导尿,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路感染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排尿功能恢复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尿路感染率,提高排尿功能恢复率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间歇导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SI、SF指数。结果在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治疗后SI、SF对比中,观察组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小剂量间歇补铁的方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有效提高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指数。

  • 标签: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剂量 间歇补铁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方式分为连续组(n=40)和间歇组(n=40),连续组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间歇组患者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分析总结两种血液透析模式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连续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间歇组相比明显较高;连续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6个月及1年死亡率与间歇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 间歇性 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疗间歇期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留置PICC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应用效果。结果50例在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接受延续护理的患者留置导管1周后有4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约占8.00%;发生穿刺点出血5例,约占10.00%;出现置管侧肢体肿胀6例,约占12.50%;发生穿刺部位感染6例,约占12.50%。经过加强延续护理力度,所有不良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顺利完成化疗,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100%。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的患者延续护理,对于有效降低患者在院外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间歇期 留置PICC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无间歇疗法治疗,实验组给予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疗法 临床效果 肺结核 短程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8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间歇多次扩张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球囊扩张 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10月诊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6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给予间歇光疗,对照组采用持续光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和经皮胆红素水平相似(P>0.05);试验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间歇光疗和持续光疗均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但间歇光疗不良反应少,黄疸消退时间短,安全性高,更值得应用。

  • 标签: 间歇光疗 持续光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理论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间歇期患者体质量增长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例,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和液体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患者对水钠摄入,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等情况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改变。结果干预后病人对透析间歇期体重控制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的有效程度显著提高,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MHD患者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率,从而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认知行为理论 血液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率 人体成分监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效果。方法将72例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划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后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吞咽功能可有效提高。

  • 标签: 间歇口腔胃管法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高危患者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手术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手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结果10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之后治疗效果理想,没有产生严重并发症,100例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64例,满意32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6.0%。结论临床中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手术治疗安全并且有效,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患者手术康复的关键。

  • 标签: 高龄高危 前列腺绿激光气化手术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3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41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8.05%(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6.19%,对照组为51.22%(P<0.05)。观察组BUN、Scr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较间歇性血液透析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管理,对比其两组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参照组的总效率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IPSS、QOL、RV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晚期前列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尿路感染和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抽选60例进行研究,通过红蓝球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开展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提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对排尿功能重建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排尿功能重建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施益气化瘀通痹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A组50例,利用常规西药实施治疗,B组50例,选择益气化瘀通痹方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A组总有效率74%有明显提升,P<0.05;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20±0.76)分,A组治疗后积分(10.47±4.16)分,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瘀通痹方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气阴两虚夹瘀证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化瘀通痹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效果及体征积分。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1.95±0.85)L、FVC(2.45±0.86)L、FEV1/FVC(0.86±0.87)%、6min步行距离(384.45±22.33)m、啰音积分(0.14±0.35)分、痰液性质积分(0.46±0.21)分、痰量积分(0.81±0.12)分、咳嗽积分(0.47±0.47)分、呼吸困难积分(0.33±0.1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实施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治疗显著。

  • 标签: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 体征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