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分析

苏琪乐

苏琪乐

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三科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目的:研究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效果。方法:将72例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划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后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吞咽功能可有效提高。

关键词:间歇口腔胃管法;吞咽功能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肺部感染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以留置胃管法为首选方案,然而治疗期间出现胃损伤、食道破裂、肺部感染的风险极高,会使得患者完全丧失吞咽功能,应采取其他治疗方案[1]。本文意在观察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效果,选取在本院治疗的72例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试验者,详细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视为试验对象。按照收治时间顺序依次编号,对照组为奇数组,实验组为偶数组,每组分别36例。在对照组中,女性14例,男性22例;年龄(37-74)岁,平均(57.43±10.21)岁。在实验组中,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龄(38-73)岁,平均(58.14±10.47)岁。利用SPSS20.0版,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占比、年龄等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全部结果均大体持相同水平(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吞咽功能训练。(1)直接训练。当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身体情况有所改善,医护人员应帮助他们进行阶段性摄食训练,食物状态从冻胶体样-糊体-固体逐步过渡。患者训练期间,体位可选择坐位、颈部前屈位(角度30-60°),进食环境、食团性质、入口位置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后,医护人员应对他们的咳嗽、水湿音症状及声音变化密切观察。直接吞咽功能训练频率保持3-5次/d。(2)间接训练。医护人员应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口腔功能训练,包括伸缩舌、抿唇缩唇、上抬舌尖等;教会患者正确发声技巧;对患者的咽部、软腭、舌采取冰棉棒刺激。间接吞咽功能训练频率保持1次/d,30min/次。

实验组:应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1)为保证导管规格(大小、软硬程度)适宜,医护人员应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管粗细度评估。(2)治疗体位选择坐位,轻微抬起下颌。为避免导管对患者咽喉刺激过度,用水打湿导管前端推进咽喉力度时需注意保持轻柔。(3)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做吞咽动作,喂食时间应在导管成功到达他们胃部后,每天摄食量需视插管次数而定。若患者处于早期治疗,为准确了解他们消化食物能力,科学计算出每天摄食量,医护人员应在他们插管结束2h内对内容物进行抽取。拔管前,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进行深呼吸,当呼吸马上结束时将导管迅速抽取。

1.3观察指标

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率作为观察指标,对其数据实施组间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20.0版软件实施统计处理,7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率表现形式为“%”,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当P<0.05,则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试验对象的吞咽功能

实验组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表1为分析结果。

3讨论

脑卒中在医学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具有高致残率与致死率。吞咽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属于一种较典型的并发症,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94%[2]。一旦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自身进食会受到影响,易导致营养不良;病情严重者会患上吸入性肺炎,部分患者甚至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为探讨间歇口腔胃管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率影响效果,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包括直接训练、间接训练2部分。通过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协调性可明显提高,对吞咽功能低下具有预防性效果[3]。

本文实验组在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基础上配合间歇口腔胃管法。间歇口腔胃管法不仅属于进食代偿手段的一种,还能治疗吞咽障碍。当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插管期间可对他们的舌根部产生有利刺激,从而吞咽反射能被诱发出来。此外,间歇口腔胃管法不违反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不会对鼻腔产生刺激,咽喉部肌肉发生痉挛的概率大大降低;患者不用长时间佩戴胃导管,外观形象不会遭受严重影响,同时还能进行吞咽功能训练[4]。

从本次研究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更理想,因前者的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肺部感染率程度更显著,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统而言之,间歇口腔胃管法、吞咽功能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大力推广,能避免肺部感染事件的出现,对提高吞咽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明珍,兰柳华,李鑫,等.针灸结合间歇口腔胃管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8):1256-1258.

[2]祝小丹.个性化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的疗效观察[J].天津护理,2017,25(5):419-420.

[3]李国平,杨玉峰,侯玉芹,等.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焦虑抑郁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43-44.

[4]蒋芙蓉,冯芳.经口间歇胃管及经鼻留置胃管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临床应用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18(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