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裂伤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阴道分娩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助产士通过用手来控制出头速度来保护会阴。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掌上托方法保护会阴。比较两组患者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伤口疼痛、伤口缝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水肿及缝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技术 接生技巧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中年体检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均有所下降,干预组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471.33±111.66)cm/s,显著低于常规体检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年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在脑卒中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中临床变化。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脑卒中偏瘫经康复治疗22例患者,未经康复治疗对照组22患者,运用神经传导速度分析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参数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数值比较临床有明显差异。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评价中一个比较明确神经电生理指标。

  • 标签: 神经传导速度 脑卒中后偏瘫 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最为主要原因,是当前危重症医学研究重点领域。连续血液净化能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将全面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症治疗中作用机理以及应用优势,以期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应用 连续血液净化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价值及对创面愈合速度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治疗慢性宫颈炎方法不同,对比其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创面愈合速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在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创面愈合速度以流血时间显著减少,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微波治疗 慢性宫颈炎 创面愈合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连续组和常规组,各42例。连续组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快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3.42±10.5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75.84±11.85)分,快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连续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2016-8至2017-8共84例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患者。应用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指标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肝素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肾脏功能,延长生存期,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无肝素抗凝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电生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入住5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症状DPN22例,无症状DPN32,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日本光电EMB-9200K型肌电图分别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有症状DPN与无症状DPN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PN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DPN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抢救急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0例急危重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治疗。研究组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疾病以及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次数方面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好转率95.56%高于参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两组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对急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同时与机械通气、肠道外营养支持相联合,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危重患者 抢救
  • 简介: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急性及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扭转运动。方法:对2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及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VVI二维动态灰阶图像,脱机分析左心室短轴观中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结果:①3组受检者心肌扭转运动方向相同;②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心肌缺血组部分缺血节段舒张期旋转速度显著降低,但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心肌扭转运动可能有助于检出和鉴别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为评价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速度向量成像 左心室心肌扭转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产妇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用药剂量及术中牵拉痛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7.50%远高于B组82.50%(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用药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且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更理想且麻醉起效快,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有效缩短,且局麻药用量少,阻滞效果好,术中牵拉痛发生率低。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在外科危重症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13到2018-1月102例外科危重症患者。对照组实施肝素抗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NF-a指标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时间延长,研究组患者TNF-a指标逐渐接近正常值,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系统功能、器官功能不全以及死亡率发生情况方面相比较,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外科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调节器官功能障碍情况,改善全身性炎性反应,从而减少患者死亡率,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危重症 连续血液净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6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取电脑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后相关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钠、氯、钾、炎症因子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监测值均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其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减少滤器凝血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减少滤器凝血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滤器凝血率(8.00%)与对照组患者(28.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00%)与对照组患者(76.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减少滤器凝血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滤器凝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重症患者31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方式,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观察本次治疗护理效果。结果31例患者中有21例护理效果显著,9例患者为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3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96.77%。结论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过程中,采取血滤设备护理、患者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护理方法,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进而提高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可见,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护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患者 连续性床旁血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全身麻醉中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到院就诊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患者48例,在麻醉诱导之前,先采取左侧桡动脉局部麻醉,穿刺桡动脉,将动脉导管置入,采取有创血压监测,同时在右侧手臂采取连续无创血压监测。在系统稳定之后,同时监测两侧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水平。5分钟之后,对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之下,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平均压水平做出统计。并且对两种血压监测方法并发症、不良反应等做出统计。结果有创血压监测和无创血压监测之间,舒张压差值是(3.23±7.14)mmHg,收缩压差值是(0.08±8.36)mmHg,平均压差值是(2.62±6.87)mmHg,均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在全身麻醉当中,应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可在连续、无创基础上,确保患者血压监测准确与安全,具有良好有效性。

  • 标签: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全身麻醉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4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模式,各22例,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病房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认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萎缩性阴道炎护理中连续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以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作对照,观察组患者37例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43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0天及治愈后30天、60天进行随访,共三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萎缩性阴道炎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萎缩性阴道炎,连续护理模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方式完成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8月收治8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研究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分段式护理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观察组(41例)选择全程连续性助产会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最终就两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自然分娩情况、患者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施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自然分娩率(39.02%)展开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97.56%)结果获得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产程时间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结果获得显著缩短(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26.83%)展开对比,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2.44%)结果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合理应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方式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护理工作,于患者自然分娩率提高、产程时间缩短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三方面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从而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患者预后能力做出保证。

  • 标签: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表现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牛津公司生产OXFORMEDELICE5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对每个患者检查对称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8条神经,共600条记录NCV。重点对正中神经进行分段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106例,腕管综合征有37例,其中有腕管综合征临床体征者有15例,其余并无明显感觉手部不适;除了腕管综合征还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者有31例,单纯发现腕管综合征者有6例,在发现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84岁,平均54岁,男性12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由1月至20年不等,平均9年。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居多,有29例,其中6例完全无法引出,所有患者均有腕部以下段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19例,均为腕部有下段传导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并不少见,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征,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 标签: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糖尿病 腕管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