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针对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习迁移规律,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各部分内容及之问的共同要素,构建良好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学习迁移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理论 学习迁移 生物化学教学 学习迁移规律 知识结构
  • 简介:摘要人们在接受技能培训以及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时候,都会广泛的应用到学习迁移理论。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应用此理论,可以适当调整技能培训的难度和强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学习迁移理论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学习迁移理论 外科总论实验课 应用
  • 简介: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小鼠模型研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定位和迁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白血病移植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监测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在APL模型小鼠的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中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在发病晚期呈现下降趋势,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共同淋巴祖细胞在发病晚期也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脾脏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未见明显下降,并呈现定位迁移或代偿增生的趋势,发病晚期,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结论: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及免疫细胞在细胞数量和造血器官的定位发生显著变化,提示造血微环境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造血微环境 造血干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在肿瘤细胞转移过中的作用,评估凝血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首先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siRNA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中PAR1的内源表达的影响,然后在PAR1受siRNA干扰的情况下检测B16F10细胞在体内外迁移能力,其结果与未受siRNA干扰的试验结果相对照,来确定PAR1在B16F10瘤细胞体内外迁移中的作用.结果:75nmol/L的siRNA干扰48h后可明显抑制B16F10中PAR1的表达,其转录水平抑制率是60%,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85%;体外迁移实验表明,PAR1表达量减少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1);动物实验表明,干扰B16F10细胞中的PAR1后,肿瘤细胞经血管迁移能力减弱,在肺部形成的转移瘤数目减少(P<0.01).结论:PAR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作用.开发PAR1封闭剂有望抑制肿瘤转移,可作为研制抗肿瘤转移药物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酶活化受体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RNA干扰 实验性肺转移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血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站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的58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对差错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8例差错以没有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和不完整及时记录为主,主要因为工作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和淡薄的质量意识,交接科室配合不顺利造成。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58例差错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使工作人员的质量也是提高,差错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及时了解,提前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差错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征求产妇同意后,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实施常规产房助产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自然分娩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是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产房助产 心理护理 产程 自然分娩率
  • 简介:该文引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原则过程方法,对实验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阐述实验教学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实验教学质量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技术的活动。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和开展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纠正或预防教学过程可能发生的不符合教学质量要求的因素,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满足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学质量要求,以更高效地达到期望的教学质量目标。

  • 标签: ISO9000族标准 过程方法 实验教学 质量控制
  • 简介:为了规范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施、管理,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作者通过加强毕业论文的前期训练,举行毕业论文讲座,认真筛选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规范毕业论文选題、撰写和答辩方式等措施进行,使学生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学相长。

  • 标签: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 本科生
  • 简介:DNA常受到内源性细胞代谢产物、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辐射等损伤。不同修复途径可修复各种损伤的DNA,从而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预防基因突变。近年发现,MUS81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与生物的DNA修复息息相关,在DNA重组修复中起极重要的作用。由于MUS81被发现较晚,目前人们对其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文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MUS81 核酸内切酶 DNA重组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使血细胞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有效、精准的可靠数据,避免临床诊断出现偏差,病情和治疗方案判定错误。方法通过对血细胞标本采集、标本抗凝、标本保存和运输、仪器校准等环节的分析,防范血细胞检验工作中异常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科学、合理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的防范,可有效提高血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要充分考虑血细胞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检验 异常因素 防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房助产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在产妇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中,自然分娩占33.3%,剖宫产占66.7%,观察组产妇中,自然分娩占93.3%,剖宫产占6.7%,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66.7%明显低于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概率,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感染几率低、节约血资源和针对性强等优势,但是在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必须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保证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规范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血液成分制备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质量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患者87,作为研究主体。以护理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率、SAS、SDS评分及其护理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患者护理环节中,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促进其不良心理情绪的消除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卫勤保障与军事训练的关系,再提出在军事训练中卫勤保障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方针,三方面对如何做好军事训练中的卫勤保障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军军事建设提供建议和帮助。

  • 标签: 军事训练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发生的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对引发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其具体原因将相关应对策略分析出。结果30例误差资料当中,非技术性误差占明显高于技术性误差占比,P<0.05。结论将临床输血管理力度加强,提升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业务知识水平,对输血技术严格规范同时严格遵照护理核心制度开展操作,以减少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误差 输血管理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应用牙周序列治疗疗效。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26个,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治疗,B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周序列治疗,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的好转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好转程度方面的比较,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统计所得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9.3%(P<0.05);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为A组3例、B组1例,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在治疗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比较,B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采用牙周序列治疗能够大大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高,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更加安全有效地改善牙齿功能,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正畸过程 牙周序列治疗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恢复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提供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4例,按照治疗顺序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优质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神经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相比较,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出血 康复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阴道分娩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骨折率。结果对两组新生儿的骨折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骨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过程中,为了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对其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锁骨骨折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助产过程中 锁骨骨折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辅助生殖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DOULA)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90例妊娠产妇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则给予导乐分娩方式。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所需的时间、分娩中疼痛程度;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母亲和新生儿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所需的时间、分娩中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亲和新生儿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DOULA)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及临床实用价值高,可促使产程更顺利开展和完成,减少母婴并发症,减轻产妇焦虑抑郁心理,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导乐(DOULA) 分娩过程 影响 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