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药品零率实施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公立医院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实施药品零率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零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公立医院的业务总量,增加了业务收入,与实施前对比门诊均次药品使用量有所增长。结论公立医院药品零率的实施,可有效推动了医保制度,完善了药品价格机制,促进药品价格的合理化、科学化、公开化,推动了财政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率 实施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回术的护理。方法?对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浓缩腹水回术治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31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生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回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性很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回输 护理
  • 简介:血小板注无效是指患者在注血小板后,其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升,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目前,临床判断血小板注无效的主要依据为注前、注后1h、注后24h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 标签: 血小板无效输注 诊断 预防
  • 简介:对大量注异型血液未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2010-11-23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进行抢救。术中先后注A型600ml全血和A型200ml红细胞悬液,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室内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建设对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溪市本溪县、平山区、明山区随机抽取餐厅、酒店、歌厅、学校、医院、政府单位6类公共场所60家,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选定场所进行调查,并检测场所内外空气PM2.5浓度,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对60家公共场所进行调查,室内外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20.8±28.6)ug/m3,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1);在无禁烟区、允许在场内吸烟等环境下,PM2.5浓度较高(P<0.05或P<0.01)。结论在室内公共场所粘贴禁止吸烟等公告标识后,可有效的降低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效果较好。

  • 标签: 室内公共场所 无烟环境建设 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的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3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进行探讨。结果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66%,对照组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76.74%,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心电图伪发生率,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伪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水浓缩回治疗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进行腹水浓缩回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大量放腹水加注白蛋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腹水量均明显减少,疗效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腹水停止复发所需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浓缩回是治疗肝硬化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措施,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大量放腹水加注白蛋白,患者痛苦小,花费少,两种方法长期疗效相同。

  • 标签: 腹水浓缩回输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腹腔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面向大众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患者保肝、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腹水浓缩回腹腔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重、24h尿量的变化,检测血清及腹水白蛋白、血清及腹水电解质、肾功等检验指标,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腹胀、呼吸困难现象明显减轻,腹围有所缩小,体重下降,增加尿量,治疗成功60例,总有效率96.8%,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的血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臭氧自体血回输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在单采血小板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度收治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注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相关因素无关,可能与患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及血小板回收率有关,有助于指导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采取洗涤血小板治疗。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患者使用臭氧自体血回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症病人采用不同的肠内营养输入方式,观察其营养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18例我院患者,病理年限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24小时和间断性24小时营养输入方式,比较其营养耐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效(P<0.05)。结论采用24小时持续输入方式,对ICU重症患者营养吸收是最佳选择,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ICU重症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耐受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静脉泵注射生长抑素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对实验组患者行以持续性静脉泵注射生长抑素加以治疗,并配合良好护理;对参照组患者行以静脉滴注药物奥美拉唑,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止血成功率(95.0%)明显高于参照组(82.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参照组(17.5%),对比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静脉泵注射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并且加以配合良好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静脉泵 生长抑素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组25例,给对照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氯胺酮,试验组患儿给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前、缝合时,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相对比,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速率变慢、发生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试验组(36.00%)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速率比较稳定,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微量泵输注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注储存红细胞对循环fHb水平和NO消耗的影响,探讨红细胞的储存损伤及不同人群注储存红细胞后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就医于黑龙江省医院的住院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fHb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43,P>0.05);NO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998,P>0.05);HP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744,P>0.05)。结论fHb的增高与NO的消耗,理论上可以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但是这种反应的发生与否,取决于fHb、NO与HP的动态平衡状态。

  • 标签: 输注 储存红细胞 游离Hb NO H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宫外孕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治疗宫外孕休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自体血回输 宫外孕休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免疫三氧血回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实施一般治疗)和试验组(n=64,实施免疫三氧血回疗法治疗),评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三氧血回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适宜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应用于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腹水浓缩回,研究组予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HBV-DNA(乙肝病毒基因)、ALT(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围、体重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腹水行恩替卡韦联合腹水浓缩回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HBV-DNA水平。

  • 标签: 乙肝肝硬化腹水 恩替卡韦 腹水浓缩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了解血液中血小板检查原理以及血小板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血液病患者抗体的检测。方法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对其进行治疗与实验分析。运用单采血小板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记录注射次数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注射前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24小时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断血小板注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注无效率(PTR)为25.0%(15/60);在血小板注无效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概率为73.33%(11/15);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概率为26.67%(4/15),在血小板注无效率方面,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概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注无效的情况,因此在血小板注之前应先检测患者是否产生了血小板抗体,以预测和尽量避免血小板注无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治疗血液病患者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输注效果 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