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 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挑选 90 例 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研究,并挑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 90 例最为对照组纳入研究,纳入时间均为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月,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 IMT (颈动脉后壁处内 - 中膜厚度)值以及斑块积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硬斑、软斑与复合斑等不同病理分型的检出情况 。 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 IMT 值与斑块积分分别为( 1.31±0.09 ) mm 、( 1.85±0.24 )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 0.65±0.11 ) mm 、( 0.84±0.25 )分,数据经软件分析显示 P<0.05的检验定论,对比意义显著; 冠心病组患者的硬斑、软斑与复合斑的检出率分别为 80.00% ( 72/80 )、 12.22% ( 11/80 )、 4.44% ( 4/80 ),正常人硬斑、软斑的检出率分别为 3.33% ( 3/80 )、 1.11% ( 1/80 ),无复合斑检出,两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析显示 P<0.05的检验定论,对比意义显著。 结论:对 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有效通过 IMT 值与斑块积分结果进行 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并对硬斑、软斑与复合斑等不同病理分型进行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斑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干眼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收诊的 88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 SIT和 BU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患者的干眼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较高,所以在临床上可以采取这种治疗措施,人工泪液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泪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干眼症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往临床中难以发现的疑难杂症也逐渐被发现,并得到了细分与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女性而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其生产后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会对以后的生活与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早期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 经会阴超声 (transpe rineal ultrasound,TPUS ) 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 标签: 经会阴 超声诊断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进展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变化情况加以探讨。 方法 本研究针对我院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44 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种症状(干涩、异物、灼烧等)干眼症,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 CFS)、泪液分泌实验( SI t)、下睑泪河高度实验( lower eyelid tear river height)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手术前各项数据,术后各时间点的症状均有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 BUT 数据与术前对比基本接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从 CFS 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 手术后 30d开始, BUT值跟手术前水平持平, P>0.05。对比术前,术后 1d 、 3d 、 7d 的 CFS数值、 泪液分泌时间、 下睑泪河高度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作为眼科较为成熟的技术,属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眼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治疗,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被临床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被纳入此次实验,均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 100例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被设置为传统手术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 100例患者被设置为微波消融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情况与住院天数统计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微波消融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05。同时,较传统手术组,微波消融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较低,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良性肿瘤 手术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盆腔瘀血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相关性。(相似)方法:对 112 例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查,按超声诊断分级例患者超声诊断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的分别为 62 人、 27 人、 23 人,患病病程与静脉内径呈正相关,症状积分、妊娠次数、既往工作站立时间与超声诊断分级呈正相关, BMI 与超声诊断分级呈负相关。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底静脉曲张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超声诊断分级与上述临床因素存在一定的的关联性。(相似)

  • 标签: 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 盆腔瘀血综合征 超声诊断分级 临床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正念疗法对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 68 例 择期行介入治疗的 SCAD 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4 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 正念疗法 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SAS 、 SDS 、 PQSI 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 、 SD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PSQI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在 SCAD 介入患者中应用 正念疗法 可有效的减少不良情绪,从而可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正念疗法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心理应激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ICU住院区患者护理质量。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2018年 6月— 2018年 10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32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的 32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干预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分级护理管理干预后在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癌化疗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 方法: 调研 2015 年 3 月 ~2017 年 2 月我院妇科收诊的 300 例卵巢癌化疗患者,研究分组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 150 例。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统计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无统计意义, 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的 HAMA 评分、 HAMD 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功能评分、 非常满意度、总体满意度 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显著。 结论: 卵巢癌化疗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信心。改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卵巢癌 化疗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个案管理护理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平均分 2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 FMFM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高( P< 0.05)。两组 WeeFIM评分差异较大,观察组 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痉挛脑瘫患儿 任务导向性训练 精细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6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设置为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 2016年 7月至 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中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运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治疗次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 4、 8周后,观察组 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强化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 100 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将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为 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发展性照顾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 经护理 2 周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136.5±15.46g ,摄奶量为 105.6±10.7ml/d ,智力和心理评分为 83.6±7.6 分、 84.7±7.7 分;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402.1±13.78g ,摄奶量为 236.2±10.1ml/d ,智力评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6.4±7.8 分和 95.3±8.9 分。两组早产儿护理结果及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对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护理价值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甲状腺癌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 甲状腺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评分与治疗后对比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前时评价患者的 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F-36评分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余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至 2018年入住 我院髋骨骨折患者 128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预后,实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性护理模式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经过持续性护理模式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未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上额外负担,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折 生活质量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7月 ~2017年 7月期间收治的 56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在护理满意人数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总体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手术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 12例研究对象都是在我院进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相关工作。将进行本次研究的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6例相关护理人员不进行护理质量控制,观察组的 6例护理人员则是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经过两种方法处理之后,对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6例护理人员经过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在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例护理人员, P< 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同时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因此该种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舒适护理 应用于 股骨骨折 患者 后对临床护理满意度 以及 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0 月 -201 8 年 10 月在本院接受 股骨骨折治疗 的患者共 262 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采取 舒适护理 治疗。 结果 研究组的 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 对照组 ( P < 0.05 ), 研究组 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明显 低 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对 股骨骨折治疗 的患者 中 实施 舒适护理 可以 极大的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同时也 降低了临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临床治疗的效果上获得了提升,在临床护理的使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