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柱侧患者采用矫形手术治疗,如果手术前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在40%以下,那么患者术后就更容易并发肺功能衰竭,随着脊柱侧弯度数的增加,术前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会成比例下降,当患者的肺总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因此,对于脊柱侧患者,在围手术期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通过有效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和呼吸道管理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脊柱侧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 呼吸道管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侧手术后的患者发生呕吐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从2015年7月期间至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脊柱侧患者中选取60例,针对其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侧改善情况、侧类型、禁食时间等进行分析,探讨和术后呕吐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侧改善情况和术后呕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组内患者的呕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侧类型、禁食时间与呕吐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在脊柱侧手术后影响患者发生呕吐的因素,因此做好术前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对于预防患者术后呕吐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术后呕吐 脊柱侧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月66例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患者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18例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合并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热(术后体温超过38℃).动静脉瘘,胸膜损伤、肾周积液,肠道损伤,尿源性败血症)、输血率。结果18例患者均一期取结石,双侧结石4例,间隔1周,分两次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76.1±14.5)min,一期PCNL手术清除结石15侧,二期PCNL治疗清除结石3侧,总净石率81.8%(18/22),4例残留结石需要联合ESWL治疗各1次。术后住院时间4-7天。无严重出血病例,均不需输血,1例术后出现38.5℃以上的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无严重脏器损伤或尿源性脓毒症的病例。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严重脊柱侧患者肾结石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合理选择病例、术中体位、合适辅助手段辅助穿刺取石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严重脊柱侧弯 侧卧位取石 穿刺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小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普外科收治的104例远端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术式不同进行分组,胃小全切术组52例和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52例。观察两组远端胃癌患者治疗前后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情况,观察两组远端胃癌患者平均淋巴结清除数、1年生存率、复发率情况,观察两组远端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远端胃癌患者治疗前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和胃小全切术组远端胃癌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胃小全切术组远端胃癌患者治疗后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均高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胃小全切术组远端胃癌患者平均淋巴结清除数、1年生存率均高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胃小全切术组远端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小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清除效果良好,1年生存率高,复发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小弯全切术 传统的胃癌根治术 远端胃癌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喉罩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喉罩麻醉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酚处理,研究组加用瑞芬太尼处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时间、丙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意识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喉罩置入前与置入后心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压与血氧饱和度则无差异(p>0.05)。结论喉罩麻醉中采取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处理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罩麻醉 异丙酚 瑞芬太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红豆杉粉剂和功散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0名晚期胃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紫杉醇治疗的对照组和红豆杉粉剂和功散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每30天为1个周期,连续口服5个周期。5个周期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73.33%和对照组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在发生的毒副反应的分级上也要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将红豆杉粉剂联合功散进行治疗,十分的安全和有效,对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红豆杉粉 异功散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应用甘草酸镁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患,共有68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34例病患运用懂吗甘草酸镁进行治疗,给予B组的34例病患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所有病患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ALT、TBiL、AST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后,A组病患各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患采用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病毒性肝炎 抗炎护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因稳定型心绞痛于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应该是20吧)例采用硝酸山梨酯治疗,观察组20例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绞痛患者而言采用硝酸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硝酸异山梨酯 环磷腺苷葡胺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和丙酚的麻醉方法,对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102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丙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查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对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或丙酚的麻醉方法,两种方式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丙酚麻醉不良反应情况优于依托咪酯。

  • 标签: 依托咪酯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2),并分别给予芬太尼+丙酚、瑞芬太尼+丙酚麻醉。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丙酚麻醉后,患者恢复意识、恢复自主呼吸等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35.71%),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7.62%vs76.19%),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丙酚麻醉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故其临床效果更为确切。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 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特发性脊柱侧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例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除脊柱外科常规护理外,采取优质护理,护士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实施情绪干预、认知干预、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于术后10h、术后第1~4d连续评分5次。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制作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10h后两组疼痛程度差别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96h,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特发性脊柱侧弯 护理满意度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编号单双数方法分为Y+R组和Y组。Y组以丙酚维持麻醉;Y+R组以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就两组患者硝酸甘油、艾司洛尔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评分、术前术后血压水平、心率进行比较。结果Y+R组硝酸甘油、艾司洛尔使用量明显比Y组少、拔管时间明显比Y组长、苏醒评分明显高于Y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率跟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降压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麻醉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小儿手术中选择氯胺酮丙酚符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儿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其接受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麻醉手段)和观察组(氯胺酮符合利多卡因麻醉手段)。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后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手术的临床治疗影响效果。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麻醉前5分钟、麻醉后5分钟以及麻醉后30分钟以下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呼吸(RR)、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收缩压(SBP),提示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无意义,各时间段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无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出现因麻醉引发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小儿手术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科学合理的麻醉手段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质量等都有积极作用,选择氯胺酮丙酚合并利多卡因不仅有突出的麻醉效果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氯胺酮异丙酚 利多卡因 小儿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组25例,给对照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丙酚、氯胺酮,试验组患儿给予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前、缝合时,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相对比,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速率变慢、发生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试验组(36.00%)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速率比较稳定,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微量泵输注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酚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拔管时以及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评分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以及拔管后SBP、DBP、HR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苏醒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与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苏醒较快,苏醒效果好,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胸手术麻醉中应用硬膜外麻醉符合瑞芬太尼及丙酚的作用。方法将收治的96例剖胸手术者分常规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各48例,常规麻醉组进行常规麻醉,复合麻醉组选择硬膜外麻醉与瑞芬太尼及丙酚复合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起效、苏醒及拔管等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复合麻醉组起效快、苏醒快、拔管早,和常规麻醉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不良反应复合麻醉组比常规麻醉组少(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复合瑞芬太尼及丙酚在剖胸手术中效果良好,可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剖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丙酚1mg/kg,继之以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