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过程。本文探讨了基因突变、生物因子表达失调,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异常这三种因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提供了理论思路。

  • 标签: 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水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发病机制、病理检验及病理变化分析,50例水肿患者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皮下水肿21例,肺水肿18例,脑水肿11例。结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水肿快速作出明确诊断,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血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均做出明确诊断,其中内出血32例,包括心包积血8例、胸腔积血6例、腹腔积血6例、关节腔积血3例、脑硬膜下血肿4例、皮下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2例;外出血28例,包括鼻衄8例、咯血7例、呕血4例、血便5例,血尿4例。结论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出血的明确诊断,为制定可行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出血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正常情况下,胃排空受到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胃的排空。排空过程的明显加快或过慢都属胃排空异常,分别称为胃排空过速和胃排空过缓,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胃轻瘫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本文旨在探讨胃轻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排空异常 胃轻瘫
  • 简介:摘要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并有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本质,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病程。

  • 标签: 肝肿瘤 组学技术 转移 机制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见的一种临床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从患者病情和病历来看,一般表现为肾小球基底出现增厚情况,患者的肾系膜基质增生,导致患者肾小球出现纤维化和硬化,引起患者肾小球出现高滤过和蛋白尿,因此在临床上也将这种病情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现如今对于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推测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本综述基于此主要讨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希望可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抗凝药、抗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疗效,但是他们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的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抗血栓中药的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的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的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栓 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塞是指因脑血供中断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症状,进一步造成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予以患者安全、高效的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丁苯酚是一种脑保护药物,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在临床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对丁苯酚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进展综述主要包括其治疗依据根本依据、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塞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细胞凋亡的功能和诱导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望成功。

  • 标签: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机制,旨意在于为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为时间段,将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60例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即以患者主诉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情况,以此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经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患者血浆检测显示,研究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ACT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较之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ACE)、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白细胞介素(IL)-6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中效果确切,不仅可缓解、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可降低患者机体AngⅡ、ACE、IL-6等指标水平,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绞痛 焦虑 机制
  • 简介:摘要重症病例中病死率较高,存活的患儿留有神经统后遗症的比例比较高,重症手足口病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存在诸多争议,交感神经亢进理论细胞因子释放和免疫反应异常等学说,进一步阐释了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大学生党建工作始终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把握大学生党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是建立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的基础。创新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包括教育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等。

  • 标签: 高等学校 学生党员 模范作用
  • 简介:摘要丙泊酚制剂目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麻醉当中,该种制剂不仅起效快,并且对患者不会造成依赖性,但很多患者在采用该种麻醉方式后,经常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的症状,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以丙泊酚制剂麻醉后引起的注射部位疼痛问题入手,对目前临床当中导致该种情况发生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丙泊酚 疼痛 注射 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仍然是临床上重大的难题之一。近些年很多专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将近些年抑郁症发病机制与临床抗抑郁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17-α羟化酶(Cyp17A1)在糖异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C57BL/6小鼠在进食-饥饿-再进食状态下的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kinase,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基因及Cyp17A1的表达,比较正常小鼠与瘦素受体缺陷(db/db)小鼠肝脏中上述基因的表达差异;给予正常小鼠腹腔注射Cyp17A1下游产物17-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并检测小鼠糖异生能力的改变和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17-OHP对糖皮质激素受体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在正常小鼠饥饿状态下及db/db小鼠中,肝脏糖异生关键酶基因(PEPCK及G6Pase)表达上调,肝脏Cyp17A1表达上调,其下游产物17-OHP含量升高;17-OHP处理组小鼠血糖升高,肝脏PEPCK及G6PasemRNA水平显著增加;17-OHP通过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上调糖异生关键酶基因(PEPCK、G6Pase)的mRNA水平。结论:肝脏Cyp17A1酶通过其下游产物17-OHP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转录活性,上调糖异生关键酶基因的mRNA水平,从而促进糖异生过程。

  • 标签: 17-α羟化酶 糖异生 17-羟孕酮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葡萄糖-6-磷酸酶
  • 简介: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DAG方案)能否提高抗肿瘤效果,并研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对象,分为DA方案组、DAG方案组和对照组3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DA方案组为DNR加Ara-C;DAG方案组为DNR加Ara-C和G-CSF(G-CSF先于化疗药物前24h加入)。药物作用24、48h后收集细胞,对各组分别进行细胞计数、细胞形态观察,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比例、细胞坏死比例。另对HL-60细胞单用G-CSF作用24h后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行实时定量PCR以检测细胞内Ara-C相关代谢酶基因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化疗药物作用后,相对于对照组,DAG方案组与DA方案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显示有明显细胞核固缩现象,且可见凋亡小体形成。DAG方案组与DA方案组相比,前者细胞生长抑制率更高(作用48h,为78.3%比72.1%)(P〈0.01)。细胞凋亡分析显示,与DA方案组相比,DAG作用24h后早期凋亡百分率增高(9.43%比7.5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h后,2组早期凋亡比例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DAG方案组与DA方案组细胞坏死百分率在药物作用24h和48h后均显著增高(DAG方案组分别为44.16%和57.59%;DA方案组分别为41.54%和58.22%),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作用前,G-CSF单独作用HL-6024h,细胞周期分析显示,S期细胞比例增高[(39.91±1.16)%比(31.42±1.47)%](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Ara-C代谢酶中脱氧胞苷激酶(DCK)的基因表达增高,5′-核苷酸酶(5′-NT)基因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D的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CSF联合DA方案能显著提高对HL-60细胞株生长的抑制率,其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肿瘤细胞坏死,轻度促细胞凋�

  • 标签: DAG方案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代谢酶 HL-60细胞株
  • 简介:摘要作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数近年来越渐增多,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然而当前临床医学中尚未明确其主要发病机制,故而将其归为多种因素联合造成,进而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机制 诊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