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二聚糖( Biglycan, BGN)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及 Western blot法 检测 BGN在瘢痕疙瘩组织及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 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瘢痕疙瘩旁 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BGN 在瘢痕疙瘩组织 中表达增高;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 , BG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和外液 中表达增高。结论 BGN 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二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门诊瘢痕疙瘩患者100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以及在此基础上联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随访6个月,调查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和6个月复发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好,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疗后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皮损内注射 CO2点阵激光 瘢痕疙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彩超检查对于提高治疗瘢痕子宫瘢痕妊娠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剖宫产产后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进行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40例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漏诊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2.50%(5/40)。结论经阴道多普勒彩超的检查能够准确的定位瘢痕妊娠的手术部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瘢痕妊娠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瘢痕子宫患者行剖宫产、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实施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160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80例瘢痕子宫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时将8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设为常规组,均施以剖宫产,并对两组剖宫产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手术时间(66.25±19.22)min,常规组80例为(44.63±11.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有5例(6.25%)子宫破裂,常规组无子宫破裂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胎盘植入、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问题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分娩后1d出血量等指标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已经有瘢痕子宫的患者,其再次接受剖宫产时,子宫破裂症状、胎盘植入症状、前置胎盘症状以及胎盘粘连症状的发生率都会明显升高,所以妇产科临床中,需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把握,避免随意施行剖宫产,鼓励产妇尽量阴道分娩,以提升其分娩质量,防止瘢痕子宫问题出现。

  • 标签: 再次剖宫产 妇产科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烧伤瘢痕癌17例为鳞状细胞癌,3例为基底细胞癌。其中溃疡型15例,菜花型5例。手术植皮或皮瓣均成活。20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5年获得随访,2例术后3~6个月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1例放弃治疗,5月后死亡,其余18例局部无复发,目前仍健在。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瘢痕癌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瘢痕癌的最佳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瘢痕癌 临床治疗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妇妊娠分娩的相关结局,为瘢痕子宫妊娠分娩进行科学预判。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5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相同例数的无剖宫产史自然分娩孕妇为参照组,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分娩结局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例数少于参照组,接受剖宫产的例数较多,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要多于参照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分娩结局中接受剖宫产的孕妇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医生需要让孕妇接受阴道试产,不能将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来看待,以此确保瘢痕子宫孕妇有较好的分娩结局。

  • 标签: 妊娠 瘢痕子宫 分娩 结局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摘要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的特殊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我国二孩政策放开,CSP呈上升趋势。如其未得到及时恰当的诊治,则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腹腔妊娠等,导致患者子宫切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关于CSP的治疗尚无明确指南,笔者从CSP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与治疗来综述CSP的诊疗现状与进展。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病因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6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组,A组30例再次进行剖宫产,B组30例进行阴道分娩;再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初产剖宫产产妇作为C组,30例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作为D组。对比四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象异常升高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较高可行性,分娩出血量和产程时间并不会显著上升,并且新生儿结局较好,推荐首选阴道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妊娠 阴道分娩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100例前置胎盘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为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对照组为单纯前置胎盘产妇,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子宫切除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52.0%、胎盘植入40.0%、术中出血量(1627.3±285.6)ml以及手术时间(67.9±11.1)min相比于对照组12.0%、8.0%、(861.4±186.9)ml以及(29.7±4.4)min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10.0%、休克10.0%、血管内凝血12.0%相比于对照组0、4.0%、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早产58.0%相比于对照组2.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母婴妊娠结局受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影响很大,临床极易并发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并发症,产前应当采取重点关注,必要时可进行子宫切除处理。

  • 标签: 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经诊断明确为子宫瘢痕妊娠合并大出血的患者(72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的情况。结果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用时均较后者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合并大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有起到控制作用,可推广。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在瘢痕子宫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102例,以数字随机表为参考进行分组,治疗组孕妇51例,对照组孕妇同为51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清宫术治疗,治疗组孕妇接受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手术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即比较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3%,对照组孕妇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38%,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孕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孕妇实现早期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妊娠 清宫术 宫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60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阴道分娩,对照组30例实行剖宫产,实验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保证产妇以及围产儿的健康。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及母乳喂养时间、并发症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及母乳喂养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评分等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3.33%较对照组16.67%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围术期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的创伤性小,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了手术中出血,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给予产程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为提高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母婴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产妇护理,实验组给予产程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感、焦虑程度、满意度及自然分娩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疼痛感为6.21±0.87分,焦虑程度为3.09±1.22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29例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6.67%,30例产妇中有24例成功阴道分娩,占80%,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给予产程护理,可以降低产妇疼痛感受,改善焦虑程度,并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改善护患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瘢痕妊娠患者应用不同途径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疑似患有瘢痕妊娠而来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先对患者给予经腹部彩超诊断,再给予经阴道彩超诊断,最后给予临床手术诊断,以探讨不同检查途径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腹部联合经阴道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纯经阴道与经腹部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孕囊完全突入、孕囊部分突入以及混合团块这三种瘢痕妊娠不同类型,经腹部联合经阴道的诊断符合率与单纯应用经阴道与经腹部诊断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能够对妊娠囊类型精确定型,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疤痕妊娠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探讨安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6例,将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安全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成功率、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为89.3%;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71.4%;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采用安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分娩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瘢痕妊娠 阴道分娩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案优缺点、图像特点及误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并探究导致误诊发生的可能性因素。结果32例患者病理结果均提示绒毛组织,证实为瘢痕妊娠。阴道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5.71%,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00%,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本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总率为90.63%。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误诊原因为全面观察瘢痕部位、胎囊周边组织的血流信号,干扰因素包括胎囊完整,膀胱充盈等。结论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风险,值得临床大范围应用和普及。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超声诊断 早期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腹腔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子宫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与栓塞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之后均痊愈,没有出现转开腹手术与子宫切除的情况,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这一疾病,腹腔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子宫修补术、宫动脉甲氨蝶吟灌注与检塞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两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多使用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研究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0例,参照组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方式分娩,研究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方式分娩,评估两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产后24h出血量、子宫切口撕裂、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4h出血量更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子宫切口撕裂、新生儿体重以及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方式分娩,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子宫切口撕裂以及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新生儿体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减少产后24h出血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 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