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8月~2017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继发青光患者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发生外伤原因主要为异物伤、拳击伤、打球伤、爆炸伤以及车祸伤等。对所有眼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主要包括晶状体移位、前房角挫伤、眼内积血、眼内积血且发生炎性反应、粘连增生。经针对性治疗与2年随访,所有45例外伤继发青光患者中有41例患者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占所有患者的91.11%,42例患者眼压<21mmHg,占所有患者的93.33%。结论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相对复杂,必须全面进行分析,在掌握其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临床特点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患儿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外伤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眼外伤患儿,围手术期辅以整体优质的护理配合能够帮助其将心态调整至最佳,进而可以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快速恢复视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均有重大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眼外伤 患儿 手术 护理配合要点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患儿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外伤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眼外伤患儿,围手术期辅以整体优质的护理配合能够帮助其将心态调整至最佳,进而可以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快速恢复视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均有重大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眼外伤 患儿 手术 护理配合要点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外伤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严重外伤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手术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外伤患者98例(98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5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7天内接受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8.98%,患者的视力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对于患者日后生活有明显帮助,且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复杂性眼外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开放性外伤患者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急性开放性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观察组(n=16),伤后1-2w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对照组,伤后2-4d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开放性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在早期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视力恢复效果。

  • 标签: 急性开放性眼外伤 早期玻璃体手术 治疗的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待其情况稳定后,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董介芍、张秀卿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为91.67%,死亡率为8.33%,和乙组、丙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相比,治愈率要比甲组高,死亡率比甲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0.91%),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5.45%),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3.64%)。结论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中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手术室接受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流程知晓率为94.5%,而对照组患者对于手术流程知晓率为85.0%,同时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5%,对照组为90.0%。并且,观察组医患纠纷事件下降为0.5%,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事件1.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有效改善患者心中的医护形象,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与紧张等不良心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手术流程知晓率以及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患沟通性语言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青光对侧青光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恶性青光对侧青光患者。参照组对患实施复合小梁切除加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对患实施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比参照组81.58要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参照组的13.1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37%,比参照组81.57%要高(P<0.05)。结论对恶性青光对侧进行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联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置入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视力,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高,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对侧眼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应用于重型脑外伤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手术后,试验组GCS评分为14.29±3.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38±3.37分(P<0.05);试验组颅内感染、癫痫、切口疝及术后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3.5%、10.3%和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3.8%、24.1%和20.7%(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 重型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眼科住院的难治性青光42例,均植入Ahmed青光引流阀,观察术后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手术总成功率为85.7%;术后的眼压为(16.4±3.5)mmHg,与术前眼压(43.8±12.5)mmHg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提高25例,视力不变15例,视力下降2例。术后短暂性浅前房4例,前房积血3例,脉络膜脱离1例,引流阀周围纤维包裹4例。结论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压下降明显,并发症少。

  • 标签: 青光眼阀 难治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工伤和交通事故导致外伤截肢的病例逐年增高。这类患者伤情复杂,伤势严重。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问题特别多。我们对90例患者的状况进行护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90例,其中男72例,女18例。年龄4~82岁,平均年龄37岁。上肢截肢31例,下肢截肢59例。其中高位截肢22例,车祸致伤截肢32例,工伤致伤截肢43例,自伤9例,其他6例。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大多为身体突然受伤,毫无心理准备,多数伤后肢体损伤严重,疼痛和失血性休克使他们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医护人员应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使患者感到真诚的关怀与信任。对神志清楚者应讲明手术目的及手术对解除痛苦保全生命的必要性,讲明患肢功能丧失的补偿方法及可能的最终结果。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2.2术前准备①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监测生命体征,为抢救、治疗和手术提供可靠资料;②立即控制伤肢出血,可用止血带或无菌敷料包扎压迫止血。对已离断肢体进行冷藏、消毒保存。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输氧输血抗休克治疗,为尽快手术赢得时间。

  • 标签: 治疗失误 四肢损伤 血管损伤 护理 外伤截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1例难治性青光患者,均开展Ahmed青光阀植入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成手术后,7最佳矫正视力不变,11提高,3下降。术后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5.71%,术后主要并发症高眼压、短暂性浅前房、前房积血等。结论针对难治性青光患者,采用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Ahmed引流阀 植入术 难治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光患者60例(97),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采用小梁切除联合青光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47)单独采用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压下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观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引流器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卡洞法检查将患儿分为主视组与非主视组。方法对所有患儿使用阿托品散瞳以检查其眼睛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并对其进行双眼同量弱视治疗,在治疗后第1、2、4、8个月检查患儿主视与非主视矫正视力的基本治愈率和进步行数。结果经同量治疗1个月后,患儿主视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较非主视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量治疗2、4、8个月后,患儿主视与非主视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同量治疗,短期内主视的疗效优于非主视

  • 标签: 同量治疗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主视眼 非主视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7例难治性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给予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结果该组患者经手术后,术后3个月时的平均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经治疗后,成功率为85.4%,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患视力提高及无改变患占比87.8%。未发现引流管外露、脱出、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1.5%。结论Ahmed青光引流阀技术治疗难治性青光,虽仍可能引起部分术后并发症,但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难治性青光眼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hmde青光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2例(52)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Ahmde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较高,总成功率可达90.38%(47/52);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周围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hmed青光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