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8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均采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均在患者术之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时再次检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跟术前相比,术后24个月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状态明显较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的各时间段屈光度与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植入式隐形眼镜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酶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发。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酶,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酶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发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发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发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5例(均为单眼)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矫正视力0.1~1.0。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原发疾病所致眼底病变。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中虹膜表面、后面出血,术后前房、瞳孔区渗出,角膜水肿,前房、玻璃体少量积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经3d~2周治疗均恢复。结论充分利用黏弹剂轻柔、细致地处理虹膜前后粘连,准确植入高质量的人工晶体,熟练的显微操作及人工晶体缝合技术,使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虹膜粘连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抗生素腹泻治疗中,不同类型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72例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为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给予葡萄糖酸硒制剂,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改良组患儿治疗效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无差异,但是症状消失时间较快,这一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抗生素腹泻的药物治疗当中,硒制剂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抗生素 腹泻 锌硒制剂 葡萄糖酸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复明工程中的效果。方法:对609例(609眼)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421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均9眼,术中后囊膜破裂18眼,术后角膜水肿35眼,反应性虹膜炎20眼,前房出血3眼,瞳孔变形2眼,高眼压2眼。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安全有效,适于复明工程开展。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 人工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植入Bigbag晶体植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人工晶体度数,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手术并发症、保持玻璃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11眼,≥0.3者共17眼,〈O.3者5眼。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近视/并发症 白内障/并发症 晶体植入 眼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类型选择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硬质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视功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改善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白内障,可以让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到力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相关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80例患采用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HeparinsurfacemodifidIOL,简称HSM-IOL)在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机分组,人工晶体经肝素处理过的组为实验组60眼,年龄23~78岁,男41例,女19例,人工晶体屈光度+3D~+28D;未处理的为对照组60眼,年龄25~82岁,男37例,女23例,人工晶体屈光度+2D~+29D。结果分析资料采用行X列资料的卡方检验,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炎症反应重者较实验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随访至少1年,比较2组术后矫正视力情况。肝素处理组在术后1、2周时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的差别逐渐缩小,至术后1年左右2组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M-IOL可减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

  • 标签: 肝素 人工晶体 糖尿病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发生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从2016年10月起、截至到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共12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总结患者术前、术后30天眼干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30天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显著提高、泪液分泌量大幅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且角膜荧光染色有显著增多,差异比较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会对其眼表造成一定影响,会阻碍到其泪膜正常功能的发挥,诱发干眼症状,需积极采取预防举措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疾病治疗中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水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疾病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房水蛋白水平,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葡萄膜炎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55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布拉酵母菌制剂,实验组服用葡萄糖酸+布拉酵母菌制剂,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后腹痛、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缓解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可有效缓解迁延性腹泻患儿伴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迁延性腹泻 葡萄糖酸锌 布拉酵母菌 疗效 伴随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维生素AD+制剂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儿分别为98例。单一组仅采取维生素AD滴剂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维生素AD+制剂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5例(96.94%)显著高于单一组88例(89.80%)联合组感染性疾病发生几率20例(20.41%)显著低于单一组48例(48.9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泻病患儿采取维生素AD+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维生素AD 锌制剂 小儿 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糖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止泻时间、总疗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以及总疗程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与对照组80.0%(36/4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糖酸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缩短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葡萄糖酸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甘草颗粒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甘草颗粒联合单身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26.6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甘草颗粒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安全性极高,降低患者单纯使用甘草颗粒引发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甘草锌颗粒 丹参酮胶囊 寻常型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4例腹泻患儿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疗效、排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临床治疗花费的总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排便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花费的总时间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制剂治疗的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健康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思密达保留灌肠 锌制剂 小儿腹泻 效果
  • 简介:自1967年Kelman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来,由于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患者不需住院等优点,近年已逐渐在国内推广.笔者随机总结1999-03~2004-04白内障患者95例102只眼,他们均接受门诊白内障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术并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动物实验和文献报道,分析微量元素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索。结果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与微量元素关系密切,缺乏会引起或加重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发展,影响机体免疫。结论明确微量元素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存在的关系,对积极探索治疗方案、评价临床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 微量元素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肠炎患儿67例,以治疗方式差异划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将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颗粒应用于对照组,将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应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比对,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将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于肠炎患儿治疗中应用,对于促进其临床疗效的提升,价值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肠炎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肠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15例,应用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方法)和对照组(15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纠正脱水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结果实验组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肠炎患儿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纠正脱水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醒脾养儿颗粒 佐治 小儿肠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