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肛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肛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西医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西医手术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均获痊愈,对照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27±1.5)d,观察组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19±1.5)d。痊愈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3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3%。结论中医配合手术治疗肛瘘病效果显著,值得在肛瘘病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病 中医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直视镜下ERCP术的方法经验。方法7例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直视镜下ERCP术,并行EPBD、气囊取石,ENBD、或ERBD等治疗。结果1例患者未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其余6病例均采用直视胃镜,借助透明帽辅助插管造影成功,行ERCP+EPBD+气囊取石+ENBD,其中1例行ERCP+碎石网篮碎石+气囊取石+ENBD,1例行ERCP+ERBD。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胰腺炎,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视镜下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ERCP术是可行的,有效的。

  • 标签: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ERCP术 胆总管结石 直视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水平、盆腔包块直径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宫外孕 甲氨蝶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手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儿的身体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手术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肺炎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0例慢性肺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14.89±5.27)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5.84±5.11)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15.56%,两组对比差异非常大(P<0.05)。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的91.11%(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排痰,提高肺功能,降低并发症,符合当前临床需求。

  • 标签: 慢性肺炎 老年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CT扫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科阴式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治疗途径以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8月接受阴式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采用阴式手术进行治疗,对并发症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接受阴式手术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可分为膀胱损伤、阴道出血、盆腔感染。在脱垂子宫全切除和经阴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中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在阴式手术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状况下,并发症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在面对较大体积的子宫和具有盆腔病史的患者时,应该在手术开始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估,并应该对其进行慎重的选择。

  • 标签: 阴式手术 脱垂子宫全切除 盆腔手术史 较大体积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8例需行输液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焦虑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焦虑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给予合理的情绪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诊 老年输液病人 焦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16年7月-2017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取舍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治疗),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舍曲林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重症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应急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性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相应的护理满意度为1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给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舍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双盲法的应用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患者加以盐酸舍曲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抑郁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SS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较低程度最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舍曲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情绪的稳定,神经缺损程度的缓解,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抑郁 盐酸舍曲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到2017年收治的98例产妇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共48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共50例产妇)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对两种护理模式下产妇适应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适应能力和满意程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护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产妇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在临床的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共同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包含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3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4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程序化健康降雨运用至高血压的护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还能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程序化 健康教育 高血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丙肝病例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派罗欣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终点应答率50.00%显著低于派罗欣组85.69%,经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派罗欣组持续应答率69.29%,常规治疗组持续应答率52.15%两组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应用普通干扰素常规组终点应答率50.00%显著低于派罗欣组85.69%;持续应答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派罗欣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疗效更为确切,与普通干扰素比较安全性相当,并且具有使用方便每周一次,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 标签: 派罗欣 利巴韦林 慢性丙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唑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本次研究产褥期感染产妇100例,时间为2016年2月18至2017年5.16,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用头孢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痊愈28例,占比56.00%;好转21例,占比42.00%;无效1例,占比2.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 标签: 头孢唑林 产褥期感染 左氧氟沙星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华法治疗慢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以及与标准剂量强度进行效果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选择抗凝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阿司匹林组抗凝强度2.0~3.0.;第二组华法I组抗凝强度1.6~2.5;第三组华法II组抗凝强度2.6~3.0。观察、记录患者INR达标时华法剂量、INR值、栓塞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阿司匹林组4例发生脑卒中,华法I组华法II组分别为2例、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出血3例,发生率为10%,华法I组、华法II组出血分别为2例、4例。华法I组、华法I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法是首选的抗凝药物,应用华法时应定期监测INR,根据INR值调整用药剂量,权衡利弊采取个体化用药原则。

  • 标签: 低强度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尤瑞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9日至2018年2月19日期间我院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别给予依达拉奉、尤瑞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NIHSS评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0.35±1.11)分、显效例数有25例、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69±3.98)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尤瑞克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塞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中98名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本组治疗与管理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观察半年,对比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相比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前,实施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更明显,且生活方式也得到明显改善,证明相比有显著的区别(P<0.05)。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血压的稳定控制。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社区治疗 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117医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占49.6%)和43(占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霉素诱导型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对红霉素和克霉素同时敏感或克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克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告克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