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多模态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常规MRI平扫,对比DWI、PWI、1H-MRS的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共有45个病灶,且分布在患者深部近中线脑白质处。在MRI扫描中,病灶T1WI呈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则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则呈现为结节状、团块状,坏死情况相对少见。在DWI检查中的实质部分则为稍高信号。此外,有15个患者共21个病灶进行了PWI扫描,其结果显示为15个为低灌注,6个为等灌注。其余5例患者共7个病灶进行了1H-MRS检查,并表现为肌酸、乙酰天门冬氨酸峰降低,胆碱峰则升高。结论采用多模态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模态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效果,为强化临床处方分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0例中药使用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0例,对照组未进行处方分析,观察组则由年资丰富的中药师遵循医院处方分析路径对28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观察两组中药处方错误,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处方错误包括用药重复(3.2%)、书写不规范(4.6%)、配伍禁忌(3.9%)、用量错误(3.6%)、用法错误(2.5%)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事件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2.13vs9.40±2.45)(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处方分析能够减少处方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作用效果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静脉配制中心 运行初期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白癜风发病机理。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于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80例白癜风病例资料收集整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SPSS19.0和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53例(66.25%),女性27例(33.75%);平均发病年龄(25.29±1.04)岁,发病年龄高峰为12~19岁;患者职业中学生最多,寻常型白癜风患者63例(78.75%);58例(72.5%)处于进展期;49例(61.25%)在春夏季节发病;皮损以曝光部位(头面部、颈部及手足部位)发病率较高(52.79%);平均病程(5.15±0.27)年,≤5年的有56例(70.0%)。结论白癜风患者发病年龄小,病因不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或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疗效有待提高。

  • 标签: 白癜风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BWC)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相同的680例尿液标本。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阳性者(±~4+)219例,阳性率为32.2%,再用显微镜镜检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即大于0~5/HP)者为180例,阳性率占26.5%。剩余461例阴性标本用显微镜镜检发现73例阳性,388例阴性。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两种检测手段所检测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尿液分析仪并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 标签: 显微镜镜检法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发生的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对引发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其具体原因将相关应对策略分析出。结果30例误差资料当中,非技术性误差占明显高于技术性误差占比,P<0.05。结论将临床输血管理力度加强,提升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业务知识水平,对输血技术严格规范同时严格遵照护理核心制度开展操作,以减少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误差 输血管理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当前我院外科急腹症的误诊情况以及其原因,针对性的进行策略探讨,减低急腹症的误诊率。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6年3-5月外科收治的68例急腹症误诊案例。结果发生急腹症临床误诊的原因与类型比较多种,经过及时的治疗与处理后,43例治愈,2例未治愈,2例抢救后无效死亡,抢救后病情好转的有11例。结论降低急腹症误诊率或者避免急腹症临床误诊的重点在于规范会诊流程与细化检查项目。在诊断的过程中,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全面而规范的开展患者既往病史、身体检查与资料比对工作,从而结合临床资料与临床经验,客观而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外科 急腹症 误诊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类型分布、手术方式以及甲状腺病症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4例甲状腺病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44例甲状腺患者住院治疗,甲状腺患者男女比例为34.09%∶65.91%,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发病构成以农民最高;甲状腺疾病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多,甲状腺腺瘤次之,甲状腺癌第三。结论遵循甲状腺正确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复发率,并改善预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的手术方法,在基层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各项指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检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90例丙肝患者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结论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人们往往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感染风险加大。不过,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

  • 标签: 丙肝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我院近一年以来收录治疗的76例成人胰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以及治疗结果,为以后胰腺囊肿临床治疗的诊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接受研究的76例患者中其临床表现都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腹胀有24例,腹痛15例,恶心呕吐32例,腹部外伤5例。经过B超检查显示确实存在胰腺囊肿,其中34例真性囊肿患者,采用行囊肿及部分胰腺切除方法,另外42例为假性囊肿患者,17例行囊肿空肠Roux-Y吻合,25例行囊肿外引流术。结果76例胰腺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经过B超显示没有复发情况。结论对于胰腺囊肿问题的诊断需要结合B超或CT检查,在治疗真性囊肿的过程中以手术方法为主,在治疗假性囊肿的过程中以引流术方法为主。

  • 标签: 胰腺囊肿 外科治疗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婚前梅毒检查,了解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我院婚前医学检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婚前检查的检查者之中查出梅毒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检出早期梅毒的进行分析治疗,采用青霉素滴注的方法。并要求其在治疗后的1、3、6、9以及12个月后回院复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检测出早期梅毒的检查者有80例,约占总检查人数的4‰左右,其中男45例,女35例,婚前梅毒患者在检查者中占据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需引起注意,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转阴者高达64例,占80%,其余病例仍在回访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验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孕前实行梅毒检测,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减少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有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对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婚前检查 梅毒患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的分期、超声声像图分型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早期胃癌患者1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8例;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型9例,溃疡型5例,局部增厚4例,胃潴留3例。结论肿块型、溃疡型、局部增厚、胃潴留是超声声像图分型中最为常见的。超声检查为胃癌的确切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超声 声像图 分期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误诊比率、因素与病种,探讨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胰腺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效果分为误诊14例为对照组,未误诊31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31.11%,通过观察与记录误诊病种可分为胃十二指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确诊时间、症状表现、根治切除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误诊率较高,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关系,临床诊疗医师应对胰腺癌各种症状全方面了解,配合精确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或漏诊率。

  • 标签: 胰腺癌 误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五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份本院体检中心对152例人员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肝两对半共检查人员11379例,其中大三阳78例,占0.68%;小三阳205例,占1.80%;一五阳53例,占0.47%;二五阳713例,占6.27%;单五阳(抗HBc阳性)280例,占2.46%,二四五阳250例,占2.20%,单二阳(抗HBc阳)3594,占31.58%。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科学规范的检测操作对保证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检测 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外科疾病早期未能明确诊断而产生误诊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误诊误治患儿60例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0例误诊的患儿按疾病分类误诊为小儿内科疾病28例(46.67%),误诊为小儿外科疾病18例(30.00%),误诊为感染性疾病9例(15.00%),误诊为眼耳鼻喉与妇产科疾病5例(8.33%)。结论儿科误诊的产生决不是简单的工作失误,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为避免误诊,需要儿科医师有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并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从而防止误诊的产生。

  • 标签: 儿科疾病 门诊医疗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喉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急性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94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1例为职业粉尘引起,2例外伤引起。经及时有效的治疗,124例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急性喉炎病情发展迅速,对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急性喉炎的治愈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喉炎 临床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呼吸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使用呼吸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哮喘患者 呼吸护理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致病真菌菌种及治疗结果,为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72例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原因、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72例患者中,涂片或病理活检及培养均真菌阳性者25例,单纯真菌培养阳性者30例,单纯病理活检阳性者17例。培养阳性的72例中烟曲霉菌感染者20例,腹孢镰刀菌感染者15例,毛霉菌感染者13例,木贼镰刀菌感染者24例。16例行眼球摘除术;3例拒绝行眼球摘除术出院;29例眼内炎症缓解后出院;24例病情稳定后行硅油填充及取出术,术后视力光感。结论真菌性眼内炎发病隐匿,进展缓慢,非常容易被忽视并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和合理的检查对其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高治愈率和保存视功能。

  • 标签: 真菌性眼内炎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临床细菌检验结果,提高准确性,探讨一些有效措施,保证以后临床细菌检验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细菌检验情况,主要是检验的正确性。结果尿液检验正确率为92.72%,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6.25%,痰液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5.00%,粪便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2.61%,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4.35%,由此可见,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最高,粪便组织最低。结论临床细菌检验工作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临床检验技术、标本采集、运输等过程均可影响细菌检验质量,因此,严格掌握样本采集规范,保证样本运输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样本操作章程进行样本保存,从此保证细菌检验的质量。

  • 标签: 细菌检验 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