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切术中使用双电凝止血的术后疗效。方法将30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双电凝止血)150例和对照组(电刀止血)150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血肿数量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血肿数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切口感染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中采用双电凝止血切口愈合较好且阴茎血肿数量及感染率较低,无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双极电凝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肌电图及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临床拟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病变损伤的腰神经根,经治疗性诊断造影确定责任盘相。结果5例病例在手术前的腰椎间盘造影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不相吻合,影像学检查没有特异性,不能准确定位病变椎间盘(见表1)。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经典椎间盘造影确定的责任椎间盘和肌电图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应用肌电图可以提示隶属神经肌肉疾病的腰神经病损伤的腰神经根,具有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极肌电图,表面肌电图 神经肌肉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进行双汽化电切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摘除方法,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双汽化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照组,对照组宫颈息肉在术后12个月复发状况占比14%,观察组占比57.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进行双汽化电切宫颈息肉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双极汽化电切术 宫颈息肉
  • 简介:摘要临床上,相当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最终都会进展至心力衰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的供血能力满足不了机体的正常需求,同时也使得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分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了临床综合征[2],是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诊疗过程中能否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对延缓心衰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存在心室功能不全的情况,而且还有着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的情况[1]。Bayes3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

  • 标签: BNP/NT-proBNP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射频消融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时间(50.15±1.21)min、术中出血量(120.15±2.01)m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腹泻作为儿童发育的常见疾病其基本治疗方法较多,以营养治疗方法最为有效与安全。营养治疗主要根据儿童腹泻所流失的营养元素进行补充,从而保障营养元素的均衡,继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时营养元素流失种类及补充方法与用量等问题变成为营养治疗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主要根据儿童腹泻营养治疗进行分析,通过深度剖析来对儿童腹泻所流失的营养元素进行阐述,从而为儿童腹泻营养治疗方法的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帮助。

  • 标签: 儿童腹泻 营养治疗 问题
  • 简介:摘要引经理论和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密不可分,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补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他认为了解药物性味而使各归其经,则疗效更著。肿瘤多为病理产物积聚于脏腑经络而产生,这种病理产物多为痰饮、瘀血或痰瘀互结为患。这种结聚往往停留在某一经络或脏腑,治疗采用“辩证+引经+化疗”模式,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在患者病情整体把握上,加以处方用药。

  • 标签: 引经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1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80例(采用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各项指标。术后进行1~5年的随访。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治疗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远程并发症少,是最优选的临床治疗方法;而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恢复时间快、住院费用少的优点,适合高龄、身体差、平时锻炼少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标签: 全髋关节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应用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FLLDH)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FL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MRI两种检查方法为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CT对FLLDH的诊断率与MRI对FLLDH的诊断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对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手术入路方式合理选择影像学诊断方式。

  • 标签: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组(n=20)和单纯椎板开窗术组(n=2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Lehmann评分、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组患者的优良率90.0%(18/20)显著高于单纯椎板开窗术组65.0%(13/20)(P<0.05),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P<0.05),Lehmann评分显著高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5.0%(1/20)、0均显著低于单纯锥板开窗术组20.0%(4/20)、15.0%(3/20)(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单纯锥板开窗术显著。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患者按照全髋关节和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对比治疗方式展开,取100例患者(源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随机接诊患者),任取组内50例以全髋关节治疗,即观察组组,余下则以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即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两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相较之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病痛缓解效果以及降低相关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针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针灸患者中2016年03月至2017年03年的67例展开护理研究,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优质组和常规组,优质组中有34例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中有33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优质组中其护理纠纷率为8.82%(3/34)、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4.70%(5/34);常规组中其护理纠纷率为21.21%(7/33)、意外事件发生为36.36%(12/3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优质组中的总护理满意例数为32例,护理满意度为94.11%;常规组中的总护理满意例数为22例,护理满意度为66.67%。显然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针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大大的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针灸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复发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电切剜除法治疗28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复发患者,分析电切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结果2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均可找到包膜,均无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由于未能完全切至包膜,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经尿道等离子体双电切剜除法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复发几率,并可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复发患者。

  • 标签: 电切术 剜除法 前列腺增生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01月--2016年05月年在我院就诊的8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40),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肝侧叶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肝侧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实验组中,优、良、中患者共有39例,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中,优、良、中患者共有25例,优良率为62.5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实验组低;同时实验组41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发生术后复发率、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实施肝侧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其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THR)和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THR)与B组(BFHR)。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t=3.399,P=0.000),术中出血量(t=7.651,P=0.000),住院时间(t=8.493,P=0.000),均差异显著;②术后6个月,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t=4.366,P=0.00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THR、BFHR各有利弊,前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后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与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25髋)行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 标签: 老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配为双组与传统组,各69例。传统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双组予以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双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 标签: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传统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当中,经患者尿道给予双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等离子针状电极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象,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双等离子针状电极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并发症 切除术 尿道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PKEP(经尿道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KPEP治疗,对照组则接受TURP治疗,对比2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2组手术3个月后的PVP、Qmax、IPSS、QO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发症的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TURP相比,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PKEP治疗的价值更高。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老年患者 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