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交班缺陷率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并对圈成员分工明确,选定“降低交接班缺陷率”为活动主题,对我科护士交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目标预期设定,通过问题解析明确问题要因,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晚交班缺陷率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交班缺陷阶段合计次数由原来的92次将至23次,现状值由原来的25.56%下降至6.39%,目标达成率109.17%,实际改善幅度75%。结论合理制定并正确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交班缺陷率,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持续完善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品管圈 晚交班缺陷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讨论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40岁以后首次发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多,幻觉妄想为特征,偏执型多见,偏执型44例,未定型24,紧张型8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单一用药为主,多数为奋乃静、舒必利,其次为氯丙嗪或氯氮平,近期疗效好,痊愈4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结论发性精神分裂症,从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有一定规律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早发型与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早发型和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发型败血症。结论早发型与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其以致病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和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发型,其中早发型36例,发型34例,对比早发型和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89%,B族链球菌,占33.33%,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2.35%,大肠埃希菌,占29.41%。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为25.00%明显高于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3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武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整合整体护理对血腹水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站收治的血腹水型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整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好转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整合整体护理对血腹水型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护理 晚血腹水型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前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对产妇焦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9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前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内比较有差异;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内比较有差异,组间评分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前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对产妇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利于分娩的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前护理干预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联合内服润目液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248眼)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内服润目液汤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5.97%(57/124),采取羟糖甘滴眼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组占54.03%(67/12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内服润目液汤治疗;以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作为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后的干眼主观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UT、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F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主观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联合内服润目液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疗效确切,对于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 睑板腺按摩 润目丰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