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纵膈支气管囊肿的影像特点,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典型纵膈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1例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纵膈支气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病理学资料,再综合中外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年龄51岁,.②临床资料偶有咳嗽症状外,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③影像学特点发生在纵膈,且在后下纵膈,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周围浸润,密度呈软组织样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④病理学资料单一囊,内容物呈巧克力样。结论①纵膈支气管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少发,发生及病程长短不一。②纵膈支气管囊肿主要以咳嗽来检,多数为意外发现。③影像学常见的水样密度影易于诊断,但是后纵膈内接近实或软组织样密度肿块的支气管囊肿极其容易误诊纵膈肿瘤。④病理学示囊肿壁内覆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壁成熟软骨、支气管平滑肌、腺体细胞等。⑤通过手术治疗预后好。

  • 标签: 纵膈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诊断,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支气管结核疾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接受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之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及支气管结核 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使用纤维支气管镜57例(总例数66例)摘取不同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胸透、胸片、冠状位CT的诊断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效果更准确。异物都被取出,其中主支气管异物1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21例、双侧支气管异物6例。食物类异物57例(占86.4%),其他的异物主要为塑料类,共有9例(占13.6%)。其中有62例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4例异物由硬镜取出,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效果明显,安全好,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以及42例健康体检儿童(即为对照组)为本次研究对象,6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有40例患儿为轻度炎症(即为一般感染组)、有26例患儿为重度炎症(即为重症感染组),比较三组儿童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差异。结果入院时重症感染组患儿PCT、CRP最高,且依次高于一般感染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持续治疗72小时后重症感染组患儿PCT、CRP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PCT、CRP检测含量呈正相关,因此检测患儿PCT、CRP对判定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CT CRP 感染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咯血患者异位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1位咯血患者行选择BAE。术中行系统的胸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异位支气管动脉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发现21例患者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起源于胸廓内动脉11例,锁骨下动脉9例,椎动脉1例。术后18例咯血立即停止,3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3个月咯血复发,经再次介入栓塞后好转。结论超选择BAE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存在异位支气管动脉患者,进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 标签: 咯血 栓塞 支气管动脉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0.0%、93.3%,均较对照组的40.0%、66.7%明显升高,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能有效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实行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分析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以及予以诊断的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收入实验组,并将同期本院收入并开展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收入参照组,对参照组体检当天、实验组治疗之前及治疗之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计算2组受检者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前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相较于参照组健康者数值,P<0.05,获得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相较于治疗之前数值,P<0.05,获得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开展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呈现良好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檢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在解痉平喘、祛痰止咳、静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持续治疗2周。应用奥普UppergoldU2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45.2±12.8)mg/L,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6±1.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639,P<0.05)。观察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6±11.8)、(37.5±16.4)、(51.1±14.5)mg/L,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9±3.6)、(11.9±7.4)、(15.4±10.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评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支气管扩张患者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扩张者86例,随机选取后分组治疗,对照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联合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SaO2、PaO2、PaO2/FiO2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提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支气管扩张疾病治疗,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支气管扩张
  • 简介:目的提高急诊、儿科、基层医护人员对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和诊断意识。方法对近3a来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中有17例被误诊,误诊率高达34%。误诊时间最长达50d。结论有无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诊断依据,但是对患有反复发作或疗效不佳的局限性肺炎、气管炎、不明原因肺气肿的儿童,不必强调是否有异物史,均应行气管内窥镜检查。

  • 标签: 异物/诊断 气管 支气管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支气管扩张病人接受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激素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病人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产生并发症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支气管扩张病人,为其提供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激素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收获理想的康复效果,病人接受持续治疗之后,大部分病人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舒张剂 吸入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应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52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采用双盲法将52例患者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应用支气管镜灌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6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在疗效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应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优势显著,不仅疗效可观而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治疗效果 支气管镜灌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05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03例患者和对照组102例患者,分别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将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应用于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22例患者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2例患者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咯血停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效率达到了95.4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也达到了90.91%,对比两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咯血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咯血停止时间,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咯血时间,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探讨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 支气管扩张咯血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就诊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再就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较好,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支气管扩张病人接受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激素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病人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治疗之后产生并发症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支气管扩张病人,为其提供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激素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收获理想的康复效果,病人接受持续治疗之后,大部分病人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舒张剂 吸入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介治疗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将36例淋巴结瘘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活检钳清除灶并冷冻冻融治疗;B组采用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冷冻冻融治疗。评价其治疗次数、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第6、12个月的治愈率高于B组,且总体支气管镜治疗次数少于B组。结论支气管镜下注入抗结核药物+活检钳清除病灶+冷冻冻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弥漫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弥漫分布并累及呼吸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DPB。该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害气体吸入等原因有关。临床上.DPB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较多脓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故易与慢性阻塞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相混淆。DPB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弥漫小结节影.需与众多的弥漫肺疾病相鉴别,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DPB的认知度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经CT检查及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通过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分析肿瘤的供血情况、肺癌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表现,同时采用卡铂、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及长春新碱等(通常选用3种以上的药物联合)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并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完全缓解的6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的4例,恶化的2例。肿瘤大小的改变32例中显示24例病灶缩小,2例肿块消失,4例肿块无明显改变,2例肿块显示增大。结论如果肺癌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动脉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30例;参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实验组使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参照组的临床效果显著差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显著少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多索茶碱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的病情,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加强应用。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支气管哮喘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