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噻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的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的I型DN大鼠的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自噬相关蛋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发病在7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病例516例,存活出院428例,院内死亡88例,院内死亡率为1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体温(OR=26.091,P=0.003)、入院时脑疝(OR=18.313,P=0.005)、Glasgow评分(OR=4.055,P=0.040)、肺部感染(OR=8.632,P=0.015)、消化道出血(OR=3.028,P=0.043)、脑心综合征(OR=20.123,P=0.004)、卒中类型(OR=13.174,P=0.010)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入院时出现高热或脑疝、Glasgow评分在3-5分、院内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以及出血型脑卒中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月66例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在喉罩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喉罩麻醉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丙酚处理,研究组加用瑞芬太尼处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时间、丙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意识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喉罩置入前与置入后心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压与血氧饱和度则无差异(p>0.05)。结论喉罩麻醉中采取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处理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罩麻醉 异丙酚 瑞芬太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红豆杉粉剂和功散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0名晚期胃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紫杉醇治疗的对照组和红豆杉粉剂和功散联合治疗的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每30天为1个周期,连续口服5个周期。5个周期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73.33%和对照组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在发生的毒副反应的分级上也要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将红豆杉粉剂联合功散进行治疗,十分的安全和有效,对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红豆杉粉 异功散 胃癌
  • 简介:摘要总结和归纳建立便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特点。目前小鼠和大鼠为便秘模型的动物对象,建立便秘模型的方法很多,但是其制作模型和指标的观察还需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在生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继续进一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便秘的发生机制,使建立模型的方法思路与临床患者的便秘病机相一致,最终促进治疗便秘药物的研发和发展。

  • 标签: 便秘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应用甘草酸镁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患,共有68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A组的34例病患运用懂吗甘草酸镁进行治疗,给予B组的34例病患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比较所有病患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与治疗后的ALT、TBiL、AST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后,A组病患各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患采用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病毒性肝炎 抗炎护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因稳定型心绞痛于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应该是20吧)例采用硝酸山梨酯治疗,观察组20例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绞痛患者而言采用硝酸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硝酸异山梨酯 环磷腺苷葡胺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和丙酚的麻醉方法,对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术的102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丙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查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对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或丙酚的麻醉方法,两种方式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丙酚麻醉不良反应情况优于依托咪酯。

  • 标签: 依托咪酯 异丙酚 无痛人流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2),并分别给予芬太尼+丙酚、瑞芬太尼+丙酚麻醉。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丙酚麻醉后,患者恢复意识、恢复自主呼吸等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35.71%),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7.62%vs76.19%),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丙酚麻醉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故其临床效果更为确切。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 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62例顽固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拟头痛中药方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头痛症状与体征评分分布均衡(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后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头痛次数以及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年复发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所用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顽固性头痛 自拟中药方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物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物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如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80%,且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但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疾病可考虑将自拟养胃汤加减方作为首选方式进行选择,其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自拟养胃汤加减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 标签: 钙调素 ELISA 定量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包被液 抗原包被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编号单双数方法分为Y+R组和Y组。Y组以丙酚维持麻醉;Y+R组以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就两组患者硝酸甘油、艾司洛尔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评分、术前术后血压水平、心率进行比较。结果Y+R组硝酸甘油、艾司洛尔使用量明显比Y组少、拔管时间明显比Y组长、苏醒评分明显高于Y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率跟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降压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麻醉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小儿手术中选择氯胺酮丙酚符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儿相关临床数据,从中随机抽取60例并根据其接受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麻醉手段)和观察组(氯胺酮符合利多卡因麻醉手段)。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后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手术的临床治疗影响效果。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麻醉前5分钟、麻醉后5分钟以及麻醉后30分钟以下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呼吸(RR)、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收缩压(SBP),提示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无意义,各时间段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无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出现因麻醉引发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小儿手术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科学合理的麻醉手段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后质量等都有积极作用,选择氯胺酮丙酚合并利多卡因不仅有突出的麻醉效果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氯胺酮异丙酚 利多卡因 小儿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组25例,给对照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丙酚、氯胺酮,试验组患儿给予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前、缝合时,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相对比,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速率变慢、发生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试验组(36.00%)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速率比较稳定,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微量泵输注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