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AD/CAM全瓷嵌体与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以为制定更佳的后牙Ⅱ类洞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于 2016年 11至 2017年 11月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因龋坏、磨耗、折裂的活髓后牙,需制备Ⅱ类洞的患者 80例 (80颗患牙 )。将 80颗患牙随机分为 A组 40例 40颗, B组 40例 40颗。 A组采用 CAD/CAM全瓷嵌体修复, B组采用采用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比较 2组修复后 6个月、 12个月 的效果,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 (USPHS),评价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情况。采用 SPSS20.0软件包对 2种材料嵌体修复 6个月、 12个月的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等级资料进行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随访 6个月时 ,2组病例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等各项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 12个月时的术后牙敏感、修复体脱落发生例数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但修复体折裂发生例数 B组显著低于 A组 (P<0.05),边缘着色发生例数 B组显著高于 A组 (P<0.05)。结论: Ceramage聚合瓷材料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术后抗折裂力高于 CAD/CAM全瓷嵌体 ,但缺点是边缘着色发生率较高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 标签: CAD/CAM全瓷嵌体 Ceramage聚合瓷嵌体 后牙Ⅱ类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牙体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体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牙体残损,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体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体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体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嵌体 口腔内科 高嵌体 修复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铸瓷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共47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磨牙残冠行铸瓷嵌体冠修复,随访1-3年,观察修复体的完整性、咀嚼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等。结果有45颗修复体完整无破损,2颗修复体边角缺损折裂;47颗修复体均使用正常,患者对牙体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铸瓷嵌体冠修复能较好的解决磨牙残冠的固位、功能及美观问题;弥补了金属嵌体冠的不美观,树脂直接充填易脱落等缺陷;对磨牙残冠修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铸瓷嵌体冠 磨牙残冠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合树脂嵌体,观察组采用全瓷嵌体。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以及修复体情况。结果在经过嵌体后,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为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颜色匹配、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外形、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全瓷嵌体修复的效果优越。

  • 标签: 后牙牙体缺损 全瓷嵌体 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纤维桩高嵌体修复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90例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0例。对A组患者采用含纤维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B组患者采用含纤维桩的氧化锆全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C组患者采用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进行修复,分别在治疗后14天、6个月及2年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14天、6个月及2年后修复体的解剖形态、边缘着色、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以及继发龋等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纤维桩高嵌体修复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不输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并且外表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维桩 高嵌体 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树脂嵌体中表面预处理对微渗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拔出的100颗新鲜拔除的磨牙(无龋坏)当做分析的对象,根据嵌体制作要求对邻牙合Ⅱ类窝洞进行制备,同时制作树脂嵌体。遵拔除顺序分为四组(甲组、乙组、丙组以及丁组),每组25颗。甲组为直接粘接、乙组为自酸蚀处理、丙组为全酸蚀处理、丁组为磷酸处理,对四组的龈壁渗入深度、轴壁渗入深度进行总结。结果甲组的龈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乙组、丙组、丁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丁组间的轴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轴壁渗入深度大于龈壁渗入深度,差异显著,P<0.05。甲组、乙组、丙组轴龈壁渗入深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树脂嵌体的表面预处理中,酸蚀处理能减少牙体组织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的微渗漏,而磷酸单独预处理对于龈壁处牙本质粘结界面微渗漏影响大于轴壁处釉质。

  • 标签: 表面预处理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树脂嵌体 微渗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