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经由荧光定量PCR检查、痰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5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60例肺结核患者TB-PCR检查、罗氏改良痰培养、痰液直接厚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93.33%(56/60)、75.00%(45/60)、68.33%(41/60)、58.33(35/60)。结论肺结核患者经由罗氏改良痰培养检验痰结核杆菌准确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结核 痰结核杆菌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实验检查在急性胸痛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两年由于急性胸痛在本中心直属分站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胸痛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组(45例)与非心源性胸痛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实验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心源性胸痛组患者NT-proBNP、Myo、hs-TnI、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P﹤0.05),心源性胸痛组组IMA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P﹤0.05)。结论在查体、问诊、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配合实验检查能够快速、准确鉴别急性胸痛的性质,降低心源性胸痛的漏诊。

  • 标签: 实验室检查 急性胸痛 心源性 非心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实验分析前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对策,对实验分析前的管理制度与规范优化与改革。结果推行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减少了失误率,获得了医护与患者的一致认可。结论临床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医院基础工作,影响到检验治疗与准确率,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可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减少失误率,值得推广与采用。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凝血纤溶实验是当前医学领域针对人体血液组织的一项重要实验内容,其涉及学科众多且对人体血液研究进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医疗科研技术的进步,有关凝血及纤溶实验的研究深度及精密程度也在不断进步,取得了诸多研究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凝血及纤溶实验检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

  • 标签: 凝血实验 纤溶实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型实验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临床申请输血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后试验组采取血型实验输血检验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对照组不开展上述管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配血问题以及溶血性贫血等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6.942,P=0.008)。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临床用血的重要安全屏障,血型实验应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予以严格控制,遵循检验规范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等输血检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3年至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检测情况。方法2013年至2016年,武冈市疾控中心在接到辖区各医院接诊麻疹疑似病例的通知后,由免疫规划科派专业的采样人员及时到现场采样,行实验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在2013、2014年度居较低水平,2015、2016年度大幅增加,各年度阳性率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73,P<0.05)。2013-2016年麻疹发病率均高于2012年国家提出的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的控制目标。每年度各月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报告,但以4、6至8、11月居多,为报告高峰期。<8月龄,8月龄至5岁2个年龄组有最高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各年龄组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85,P<0.05)。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无免疫史者,但有免疫史者也会发病,表明有免疫接种质量低和漏种等问题的存在。结论卫生部门需重视麻疹免疫接种和强化接种工作的开展,加大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控的力度,在高发月份积极加强防范,以降低暴发流行风险。

  • 标签: 麻疹 实验室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引导下胚芽抽吸减胎术实验辅助分析的经验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13年-2016年IVF助孕的31例多胎妊娠,在孕6-8周时全部采用经阴道胚胎抽吸术,用PBS液漂洗或稀释抽吸物,在体式显微镜下镜检,以观察到原始胚芽心管搏动或者体节作为减胎成功标志。结果在31个被减胎的孕囊抽吸物中,检到3个心管搏动,27观察到体节,1例只检到多量绒毛。全部减胎手术均一次性减胎成功,其中一例妊娠至12周流产。结论实验辅助分析,能迅速、准确检出孕囊抽吸物中有无原始胚芽的标志物,为经阴道B超引导下直接抽吸胚芽减胎术提供直接依据。

  • 标签: 多胎妊娠 胚胎抽吸术 实验室分析
  • 简介:摘要全面建立、运行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各项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为履行好疾控机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职能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确保达到服务客户、规范检测、科学预防、促进健康的质量方针。本文阐述了国内很多疾控机构目前的体系运行困难及结合实际提出的工作思考,推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实验室 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
  • 简介:摘要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素,从师生关系、实验内涵建设等方面探讨导师团队建设和实验文化建设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推动作用,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全新思路和实施途径。

  • 标签: 导师团队建设 实验室文化建设 研究生创新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确保食品安全、可靠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我国食品理化检验的现状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想法。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现状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手术护理提供相关的优质护理措施与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在我院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实施无痛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降低手术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护理技术 手术室护理质量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同期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8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对照组院内死亡率10%(3/30)低于观察组院内死亡率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20%,溶栓治疗的病死率14.29%,对照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6.67%,溶栓治疗的病死率3.33%,两组患者的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肌梗死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更为严重,能增加院内病死率。

  • 标签: 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抽签法把100例手术急诊病人分成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病人都为50例,研究组1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2应用循证手术护理,比较两种手术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2都比研究组1短,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并发症出现率是24.0%,研究组2的并发症出现率是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护理满意度是86.0%,研究组2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荐。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急诊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是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较高的技术,而由于需要救治的患者多,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还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风险。为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本文对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采血开展优质护理的服务效果考察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90例在我院门诊抽血抽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抽血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抽血失败1例,对照组抽血失败7例,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75.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采血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诊疗质量,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理想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手术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患者手术压疮的发生几率展开探究。结果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压疮症状。结论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发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对于对照组,依从性、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手术室 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