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以及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分别40例作为样本,视之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年龄、发作频率等方面出发,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29、病程(8.14±0.97)年、发作次数(3.15±0.95)次/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体质量(52.09±2.20)kg、部分发作率52.50%、全面发作率47.5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以女性居多,患者病程往往较长,癫痫发作频率高。临床应加强对上述患者病情的监测,降低癫痫患者偏头痛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并发偏头痛 发作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患者3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单纯癫痫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的特点,并做出总结。结果观察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癫痫临床分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脑电波检查显示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癫痫患者提供治疗的时候发现,如果患者并发偏头痛,则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了解,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 标签: 癫痫并发偏头痛 神经内科 临床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安滴丸与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对气虚血瘀头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单纯服用脑安滴丸;另一组服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脑安滴丸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P小于0.05)。结论脑安滴丸对气虚血瘀头痛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

  • 标签: 脑安滴丸 偏头痛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62例顽固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头痛中药方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头痛症状与体征评分分布均衡(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后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头痛次数以及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年复发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所用自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顽固性头痛 自拟中药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服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采取针刀治疗后,VAS评分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采取针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解除组织的粘连情况,减少对神经的刺激,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促进微循环,让身体可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刀治疗 颈源性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内科患者,出现头痛症状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患者的资料,对以上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了解患者的治理方式以及头痛的因素和治疗方式。结果在以上患者中,我们发现导致头痛的因素较多,但是偏头痛以及神经性头痛的患者所占比较多,发现患者除了头痛外,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状,例如呕吐、四肢抽搐、眩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其中呕吐以及眩晕等所占比例较多,以上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用药的方式有口服、静脉滴注、住院观察以及综合治疗等,并且在实施相应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明显缓解,仅有8例患者改善情况不是十分满意,有效率为96.0%。结论导致头痛的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方面,应从多种方面进行考虑,综合的评估患者病情。

  • 标签: 神经内科 头痛症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癫痫发作的分类、症状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2例癫痫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31例显效,9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能够提高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癫痫 分类 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中医内科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40/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治疗 偏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硫化氢(H2S)水平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H高血压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39例合并偏头痛患者作为高血压偏头痛组,并有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血浆Hcy、H2S水平。结果血浆Hcy、H2S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具有差异性(P<0.01)。高血压合并偏头痛组患者的Hcy水平最高,H2S水平最低,高血压组的Hcy比对照组高,H2S比对照组低(P<0.05)。血浆Hcy和H2S水平和偏头痛的关联性紧密,临床中可以对其进行分析来判断患者的病情。结论血浆Hcy、H2S水平异常导致了H高血压患者偏头痛症状,临床中监控两项指标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积极的进行防治。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偏头痛 同型半胱氨酸 硫化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偏头疼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偏头痛的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有偏头痛的患者30例,对照组有偏头痛的患者30例。患者采取针灸治疗配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西比灵和头痛宁药物口服治疗。为两组患者治疗两个星期,分析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周治疗后,实验组采取针灸搭配方剂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临床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73.33%,因此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60%,对照组患者有10例治愈,治愈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取针灸配合中药方剂的方式进行偏头痛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根治偏头痛疾病,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预后较好,是临床非常有效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 方剂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癫痫是指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本研究针对癫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简要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癫痫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后患者继发性癫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治疗手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278例幕上性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病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病的发生率为8.7%,其中继发性癫痫继发性脑出血部位脑叶发生率为17(57.82)、基底节发生率为6(15.11)、脑叶&基底节发生率为10(27.07),由此得出癫病的发作与脑出血的部位有关。结论脑出血急性期癫病临床发生率较高,且继发性癫病易发生脑叶出血。此外,脑电图对脑出血继发性癫病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继发性癫痫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癫痫症状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癫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头颅CT、脑电图等手段收集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研究抗癫痫药物用于小儿癫痫的作用。结果引发小儿癫痫的病因较为复杂,患者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也因个体存在差异,在所选取的50例小儿癫痫患者之中,共有42例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有效率高达84%;药物联合治疗对癫痫病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发病的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于预后十分重要。尽管小儿癫痫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特点及表征比较复杂,但若医学上能够提供持续的对症治疗,便能有效的控制、稳定其病情。

  • 标签: 小儿癫痫 临床 治疗与分析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典型疾病就是慢性偏头痛,其归属在神经系统性疾病范围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而我国偏头痛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为此,研究偏头痛有效治疗方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微创方式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方法进展做简要研究。

  • 标签: 慢性偏头痛 微创治疗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分别为60.0%、93.3%,经统计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 方案选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偏头痛患者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使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有43例治疗显效,10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患者有37例治疗显效,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5.19%。P为0.03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共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并使用该方式。

  • 标签: 中医内科 偏头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 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中医内科收治偏头痛患者25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13例,显效者6例,有效者6例,无效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患者12例,显效者8例,有效者1例,无效者3例,治疗总有效率75.00%。中医内科治疗比西医治疗总体疗效较好。结论对于偏头痛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是现阶段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可以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氧自由基治疗对减少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该院接受癫痫治疗的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至仅进行基础癫痫治疗的基础组与基础治疗联合抗氧自由基治疗的联合组各80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基础治疗组经12周持续抗癫痫治疗后患者控制癫痫发作总有效率仅为61.25%,其抗癫痫治疗效果远低于联合抗氧自由基治疗的92.5%,P<0.05。而在减少癫痫样放电的疗效上,基础、联合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7.5%,P<0.05。结论抗氧自由基联合基础抗癫痫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癫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作频数,应予推广。

  • 标签: 抗氧自由基 癫痫样放电 发作频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难治性癫痫患儿睡眠脑电图的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及癫痫发作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结合临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中脑电图背景广泛异常共36例(85.71%),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38例(90.47%),以NREMⅠ、Ⅱ期最多见。睡眠中全面性发作15例、多种发作类型14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2例均出现于NREM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患儿总睡眠时间、REM期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REMⅠ、Ⅱ期显著延长,而NREMⅢ、Ⅳ期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癫痫组患儿更多出现睡眠纺锤波出现不对称、减少或消失。结论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与睡眠时相有一定的关系。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睡眠期NREMⅠ、Ⅱ期,癫痫发作也改变着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影响。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睡眠脑电图 痫样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