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孤立性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孤立性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孤立性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不仅用药安全可靠性高,还能降低西药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中西结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痴呆治疗中应用盐酸奈哌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痴呆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奈哌齐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08%,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治疗中应用盐酸奈哌齐,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老年痴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诊断在脑梗死癫痫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5例脑梗死癫痫患者(A组)、67例未发生脑外伤的癫痫患者(B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hs-CRP、HCY。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hs-CRPF=14.6545,P=0.0000;HCYF=25.3684,P=0.0000),A组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B组(hs-CRPq=4.5383,P=0.0000;HCYq=19.0457,P=0.0000)、对照组(hs-CRPq=7.8141,P=0.0000;HCYq=21.7619,P=0.0000),B组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q=4.7347,P=0.0000;HCYq=9.0518,P=0.0000)。结论血清hs-CRP及HCY水平对脑梗死癫痫患者早期诊断及预测有价值。

  • 标签: 癫痫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血塞通片治疗,实验组23例给予盐酸奈哌齐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CDR评分均降低,采用盐酸奈哌齐治疗的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在治疗后均增加,实验组增加更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采用。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奈哌齐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老年性痴呆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49例)临床选择吡拉西坦片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选择盐酸奈哌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以及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老年性痴呆患者完成治疗后,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在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组间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老年性痴呆(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选择盐酸奈哌齐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凸显盐酸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老年 痴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月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辅助疗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辅助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干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如肌钙蛋白I峰值、肌酐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3%(P<0.05)。这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辅助疗法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多器官功能衰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盐酸奈哌齐的联合使用对血管性痴呆症状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给予对照组中的VD疾病患者采用常规的疗法治疗,研究组中的VD疾病患者除上述疗法之外,增加尼莫地平和盐酸奈哌齐的口服治疗,观察两组VD疾病患者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ADL、MMSE评分。结果①对照组中VD疾病患者总有效率是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6.7%,较对照组的高出30%;②研究组中的ADL、MMSE评分较对照组的高约5分、12分;③对照组中VD疾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3%,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67%,较对照组的低约27%;上述结果经数据分析,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盐酸奈哌齐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尼莫地平 盐酸多奈哌齐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行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联合组(行神经节苷脂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73.91%,且各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氯吡格雷有积极临床效果。

  • 标签: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氯吡格雷 神经节苷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本医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共7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盐酸奈哌齐胶囊治疗),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兹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lessed-Roth)评分。结果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跟对照组相比,较后者更高;Blessed-Roth评分较后者更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采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奈哌齐胶囊治疗,可获取满意疗效。

  • 标签: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丙戊酸镁缓释片 盐酸多奈哌齐胶囊
  • 简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并发症较严重,常见的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征(ARDS)、出血、肾衰、肠瘘、胰瘘、胰周脓肿等。我院2002-02-2009-08共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7例,其中10例发生一种或数种并发症,发生率59%(10/17)。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普通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组49例实施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和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面组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患者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给予全面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加速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肠炎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657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被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照组621例,为非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回顾分析两组新生儿相关资料,对比找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性别、胎次、胎龄、分娩方式等两组差异不大,P>0.05。出生体重、自然分娩概率实验组明显更低,早产概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肺炎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高,母亲产前应用抗生素、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人工喂养等概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败血症、早产等均为诱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应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病因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康复护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将同期收治的痴呆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实验组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住院感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 临床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痴呆会持续性损害患者智能和社会活动能力,且病情会不断加重,危害性较大。当前,临床上仍未寻找到有效的治疗老年痴呆的方法,但均重视加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和认知康复训练。文章对临床上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干预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7日~2017年7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3例,采用针对性的系统护理,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精神状态(MMSE)评分(20.28±2.76)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43.15±7.24)分;对照组MMSE评分(16.84±2.07)分、ADL评分(33.58±6.73)分(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应在强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痴呆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临床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老年痴呆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作为其临床症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很大威胁,对家庭产生较大负担。本文就老年痴呆的病因和主要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希望在探索老年痴呆新药治疗方面有所帮助。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50例。建立老年痴呆患者个人档案,从睡眠、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并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指导效果。结果指导后的睡眠状况为(1.51±0.34),而指导前患者的睡眠状况为(2.38±0.58)。其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效果。同时,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等,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的进食情况为(9.95±1.39),而指导前患者的进食情况为(5.16±1.04)。其进食情况呈现显著效果。同时,洗澡、修饰、穿衣以及如厕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患者进食、洗澡以及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护理指导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