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入本院治疗的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外旋Ⅳ型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应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三韧带铆钉修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Mazur评分比治疗前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2.56±0.33)周。结论三韧带一期修复手术对伴三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旋外旋Ⅳ型骨折的疗效较好,应推广采纳。

  • 标签: 三角韧带 踝关节骨折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副三骨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于CT随诊结果。方法选取关节外伤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X线、MRI检查与CT检查影像诊断。对外伤影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CT随诊,对副三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临床结果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在50例患者当中,副三骨的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共50例,发生积液共30例,患者副三骨发生骨髓水肿共27例以及11例发生周围筋膜增厚。对外伤患者1年后进行CT随诊结果表明,骨髓水肿患者中,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24例;积液患者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15例;周围筋膜增厚患者发生副三骨增生以及囊变共有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副三骨骨髓水肿与在外伤1年,患者副三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存在相关性。结论MRI在副三骨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价值。在踝部发生急性外伤,患者的MRI显示发生骨髓水肿,即强烈地预示在外伤的1年,患者副三骨发生增生以及囊变等改变。

  • 标签: 外伤 副三角骨综合征 影像表现 CT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对创伤性脊柱凸畸形患者术后Cobb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创伤性脊柱凸畸形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创伤性脊柱凸畸形矫正效果;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Cobb水平;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伤性脊柱凸畸形矫正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Cobb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Cobb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凸畸形患者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Cobb,降低复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 术后Cobb角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摘要中风后继发中枢性面舌瘫患者较多,其中部分患者会遗留上睑闭合不全,口角、伸舌歪斜等情况,部分患者会自觉面部麻木、目涩流泪等症状,现对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 标签: 中枢性面瘫 闭目乏力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均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82例患者经护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8±1.1)d,出院时眼压为(14.9±1.5)mmHg,前房深度为(3.26±0.31)mm,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患者住院时间、眼压水平、前房深度等指标均比较理想,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 标签: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桥小脑(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并归纳分析其MRI特征性表现。结果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脑膜瘤18例,三叉神经瘤3例,胆脂瘤(表皮样囊肿)15例,蛛网膜囊肿4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小脑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脑脓肿、脑转移瘤各一例。年龄2~82岁。各种桥小脑区肿瘤均有其特殊征象。结论MRI在CPA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听神经瘤 脑膜瘤 三叉神经瘤 胆脂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8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5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81%,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三个月实验组患者眼压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由于。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采用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则加以应用心理护理,各35例。结果对比SAS评分,显示观察组得分更低(P<0.05),对比两组诊疗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及诊疗依从率,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缺乏突破,造成大量病人留有神经功能缺损,1所以卒中后期的康复十分重要。包括物理训练和心理治疗,良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认识疾病的正确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而卒中抑郁的发生则加重了患者原有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肢体功能康复,3所以针对性的治疗更为重要。目前卒中抑郁的临床治疗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其他,如音乐治疗、漂浮治疗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早期药物治疗十分必要,4应足量足疗程,但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目前存在较大争议。5其他疗法也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用,但针对性及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抗抑郁药物 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面部愈合及美容护理,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48例面部烧伤患者分析。根据我院2016年2月,实施针对性烧伤换药室及护理干预管理,对比2016年前常规护理,患者烧伤创面愈合恢复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创面感染,满意度,愈合后面容恢复情况低于护理干预管理组(83.3%)且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操作技巧,专业知识,更佳专业结论烧伤后面部愈合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创面感染,对面部愈合美容有直接影响。

  • 标签: 头面部烧伤护理
  • 简介: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因各种诱因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在脑卒中发病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甚至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1。睡眠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过度睡眠、入睡困难、昼夜节律的改变等。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力度,更会加大骨折的危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脊髓损伤骨质疏松会直接提升患者下肢骨折发生率,并且骨折机率已经超过35%。毫无疑问,骨质疏松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在发生脊髓损伤,因损伤位置多在肢体负重区,神经损伤、进一步制动和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废用导致骨量丢失。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骨量丢失的位置一半多发生于患者的受伤部位,或者肢体承受重力的地方。文章主要对脊髓损伤骨质疏松的特征、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进行探讨。

  • 标签: 脊髓损伤 继发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牙髓炎两种根管治疗方式的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拔髓给予根管治疗)与观察组(开髓失活术进行根管预备及充填),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急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率为89.5%,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髓根管治疗的近期效果及急性反应发生情况与活髓牙失活根管治疗基本一致,但前者术中疼痛可显著减轻,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疗效 拔髓后根管治疗 活髓牙失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闭型青光眼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0月前来我科就诊的急性闭型青光眼病患72例,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SDS、SAS评分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闭型青光眼应用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整体身心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与积极性,保障其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50例选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均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对比,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置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治疗中所获得的疗效相当,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人工晶状体置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的误诊现象。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被误诊的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72例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误诊的时间均在2小时至两年之间,1天内误诊的患者有50例。基层医院误诊的有64例。首诊误诊的病症主要是脑血管病症与高血压病症。结论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患者疾病认识不够与对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病症缺乏较为细致检查等,对青光眼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其进行仔细且全面检查是避免误诊出现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及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烟雾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烟雾病合并循环病变这一现象也变得不那么罕见,本文对烟雾病合并循环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 后循环 狭窄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