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用药安全性合理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由于儿童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不仅与成人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确定儿童合理用药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途径、剂型、剂量,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 标签: 儿童 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相关性,评价“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价值。方法2016年7月~12月,医院门诊药房共处理处方127590份,2017年7月~12月,药房处理处方131054份。2017年7月,进行“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对比部分门诊服务质量指标。结果改进后,退药率、患者及其家属咨询率、患者的门诊服务投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咨询服务质量改进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服务的质量,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咨询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8月期间出院病历共1407份,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1407份出院病历中共包含中药注射剂442例次,运用率达到31.41%,而不合理用药共计159例次,相应不合理率为35.97%,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不当、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没有适应证、混合配伍、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疗程过长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师的促进作用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7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用药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仅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7.14%,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处方不合格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在合理用药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虽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左氧氟沙星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近些年关于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合理用药分析进行综述。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调查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受累系统与临床表现,并提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34.4%;女性42例,占比65.6%,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20岁4例,占比6.3%;20~60岁50例,占比78.1%;>60岁10例,占比1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之间。静脉给药55例,占比85.9%;口服给药9例,占比1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为200mg/次共9例,占比14.1%;用药剂量为400mg/次共41例,占比64.1%;用药剂量为800mg/次共14例,占比21.9%;用药剂量400mg/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单独用药17例,占比26.6%;联合用药47例,占比7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受累系统包括皮肤(70.3%)、消化系统(12.5%)、神经系统(7.8%)、心血管系统(4.7%)、全身损害(1.6%)、泌尿系统(1.6%)、肝胆系统(1.6%)。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加强药学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治疗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合理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容易出现用药合理的为硝酸异山梨酯与尼莫地平。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可有效改善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用药合理性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文所选择200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分析用药合理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常用药物主要为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全部200例患者中,38例患者采用单独用药,占比为19.0%;40例患者采用二联用药,占比为20.0%;76例患者采用三联用药,占比为38.0%;46例患者采用四联用药,占比为23.0%。全部200例中,3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0例患者是因为其自身主观因素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12例患者是因为经济因素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2例患者是因为药物相互作用等其他因素而导致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用药方案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而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自身主观因素则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安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 标签: 血压用药 合理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细胞色素P450酶系、乙醛脱氢酶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都与药物的临床合用应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药物在被机体吸收至发挥药效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表达蛋白DNA基因突变的情况,使得不同人群在应用相同药物之后可获得不同的临床药效,且在不良反应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近几年来,临床对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能够让不同的患者在应用同一种药物后出现代谢速度快慢不相同的情况,从而表现出了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指导意义。对此,本文将针对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与合理用药,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代谢酶 遗传多态性 合理用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出的2000例西药处方。对比与分析不合理用药之处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临床管理。结果2000例西药处方中发现182例因为多种西药合用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患者有恶心、头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不佳、睡眠不足等症状表现;其中,不合理西药处方中抗酸药物占据15.88%,抗生素类药物占据25.13%,其他类型药物占据58.99%。结论针对多种西药合用后,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医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将各项禁忌交代清楚,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加速患者的康复时间。

  • 标签: 西药合用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研究 分析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医师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涉及的不可理用药临床药师干预记录860例,统计并分析干预药物的类别以及干预成功率。结果干预药物的类别分别为抗菌药物(25.58%),辅助治疗药物(19.77%),专科药物(46.51%)其他(8.14%),而且总干预成功率为(88.26%),而且可见干预所涉及的药学类别为疗程(3.50%),适应症(8.14%),用法用量(8.73%),联合用药(26.74%)以及不良反应(52.91%)。总干预成功率为(88.26%)。干预成功率较高。结论临床药师及时的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有利于用药水平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30例住院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016年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的1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比2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采用药学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评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对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合理用药途径。结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分别为为38.82%,54.12%和43.53%。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左氧氟沙星使用和静脉滴注等因素不仅会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其所诱发的不良反应还有可能给患者的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合理选择用药途径与种类等对提升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极有帮助的。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100例未实施分级管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00例患者则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比较分级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分级管理之后,患者对甲级与丙级药物使用的概率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但是乙级药物使用几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通过数据发现,医院患者对抗生素使用几率不断降低。结论由于抗生素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广、消耗量相对较大,因而会有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存在,因而使用抗生素分级管理之后,能够有效改善相应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抗生素 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不合理用药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120例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药学干预)。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用药患者不合理用药具体占比情况以及患者用药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药品使用量不合理、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专项治疗药品不足以及患者病情用药合理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合理用药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提高了患者的合理用药,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用药情况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用药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工作当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儿的呼吸道感染治疗当中,不合理用药可能会造成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发新的药源性感染。本次研究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咳嗽症状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为探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开展了本次研究。方法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进行本次实验,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用药方案,以便对不同用药之后产生的治疗效果作比较。分组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将两组患儿的用药之后的症状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案治疗咳嗽,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的咳嗽更加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了药物使用不当出现感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合理用药可以给患儿家长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患儿用药后出现的不适反应,增加舒适度,对症处理的效果更加满意。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各科室的3298张处方作为点评对象,统计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和比例,并对比不合理处方与合理处方的用药种数、抗菌药比例、处方金额、注射剂比例等基本用药情况。结果选取的3298张处方中合理处方3071张,比例为93.1%,不合理处方227张,比例为6.9%。227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09张,不适宜处方83张,超常处方35张,不规范处方的比例相比其他类型不合理处方的比例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理处方的平均用药种数、金额、注射剂和抗菌药物比例等相比不合理处方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能及时发现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成为督促临床医生规范用药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与探索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的方法;方法以韩璐等人根据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提出的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为依据,总结了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公式形成中的五点因素,如年龄、体重、病种、病情、联合用药等,就儿童用药剂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在不同阶段的权重,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结论当前儿童药物利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因素,尤其是在药剂量的使用中更是如此。利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可以规范儿童药物的使用。

  • 标签: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 儿科药剂量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对于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价值。方法择门诊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进行常规用药,干预组进行药物咨询干预,对比不同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药物咨询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药物咨询 用药安全 用药依从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陈宝贵教授为张锡纯的再传弟子,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疾病辨证准确,组方灵活而严谨,用药精当,用量精准,善于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而且疗效颇佳,现对其应用生石膏治疗各类热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陈宝贵教授 生石膏 运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