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抽搐治疗是采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皮质广泛性脑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抽搐治疗主要用于重性抑郁,其效果和显效迅速,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对严重拒食和强烈的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者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对严重兴奋躁动或木僵等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的精神分裂症者、分裂情感性疾病患者和躁狂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抽搐治疗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电抽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2月5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留置膀胱造瘘管和气囊尿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术后均采取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59例患者术后3d拔除造瘘管,术后5d拔除导尿管,患者均自排尿。术后8例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3例术后出现终末血尿。均经过抗炎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食管流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胃食管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其中显效29例,有效2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5%;56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3.3%。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胃食管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胃镜下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32例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中抽取32例行无痛胃镜下切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并同期抽取采用内镜下切治疗的32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通过无痛胃镜下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息肉 无痛胃镜 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食管流病的误诊原因,提出建议,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于胃食管流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至2017年被误诊的30例胃食管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6例为慢性咽炎,10例为哮喘,2例为间质性肺炎。胃食管流病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因此临床及其容易误诊。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于胃食管流病的认识,对于长期表现为胸痛、咽喉不适以及哮喘等症状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应将胃食管流病纳入其内。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误诊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的病患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之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术后出血量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结肠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术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和等离子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2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等离子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0.01±26.15)ml、并发症发生几率2.78%;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96.70±37.60)ml、并发症发生几率19.44%。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和等离子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均值得肯定。但后者出血量更小,安全性更高。因此临床可视患者的需求,首选等离子切术治疗。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前置胎盘多发生于经产妇,而导致该病的发生主要是与吸烟、多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等有着直接关系1;前置胎盘在临床中一般表现为阴道出血,甚至还会导致患者休克、胎儿因缺氧而胎死宫内,这使得围产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为确保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正确治疗十分重要。

  • 标签: 前置胎盘剥离 高血压蛋白尿出血 尽快手术治疗 早期补肾利尿平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胃食管流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西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流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胃食管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0%VS81.08%;P<0.05)。结论针对胃食管流病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可获得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获得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辩证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清胃汤治疗胆汁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汁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清胃汤治疗;并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7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7.5%(P<0.05);对照组出现四肢麻木1例、头晕目眩1例,观察组未发生以上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清胃汤结合西医治疗胆汁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中药清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潘立酮药物治疗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取的流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胆酸抑制剂等),多潘立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就两组患者反酸消失时间、餐后饱胀感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充血糜烂消失时间和流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多潘立酮组患者反酸消失时间、餐后饱胀感消失时间、上腹痛消失时间、充血糜烂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多潘立酮组流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多潘立酮组总有效率94.59%。两组在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轻微恶心呕吐,1例嗜睡和1例乏力。多潘立酮组则有1例头晕和1例乏力。治疗前两组在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上相似,而治疗后多潘立酮组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2.14±1.01mg/L、47.11±5.5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4±0.59mg/L、32.14±4.94μmol/L,P<0.05。结论多潘立酮药物治疗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NO、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潘立酮药物 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胃食管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胃食管流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为(2.91±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0±1.28)分,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流病的治疗中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腹针疗法,可取的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腹针 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胃食管流病患者的长期预后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接收的120例老年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患者就诊初和随访1年后对比其胃食管流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相比非老年组更易患严重食管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相比非老年组的pH≤4大于5min的次数更多,症状指数也更高(P<0.05);症状积分与24h食管pH监测的多项指标为正比例关系。结论老年是胃食管流病的高发群体,需要坚持服药治疗,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老年 胃食管反流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00例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实验,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SF-36、SAS与SDS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流性食管炎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系统护理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变,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系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系统护理 反流性胃炎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室专科护士于术前访视中对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27例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体贴,减轻了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了手术治疗的信心,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等方面的信息,是消除患者恐惧、取得患者配合及顺利完成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护士与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一般性头病头晕的神经症患者(对照组)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的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的认知功能,是评定PD的有效手段之一。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