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小儿危重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根据患儿的评分采取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7d后平均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早帮助患儿脱离危重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小儿危重评分法值得在护理作用应用推广。

  • 标签: 危重病 小儿护理 护理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将本院收治的危重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常规危重护理)、研究组(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进行干预指导),两组各34例。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进行干预指导,有利于患儿预后和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小儿危重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在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儿选择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选择采用小儿重病护理评分法联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效果和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比较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方法对于患儿病情进行判断,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使患儿能够更好的恢复。

  • 标签: 小儿护理,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 效果分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变化在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96例危重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症(TCP)组与非血小板减少症组(非TCP),按有无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动态观察所有患者第1、3、5、7、9天血小板的计数变化,对APACHEⅡ评分、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等进行前瞻性分析,分析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TCP的发生率为28.06%,TCP组比非TCP组具有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的死亡率、出血发生率以及MODS发生率,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存活组血小板计数在经过入ICU3天短暂下降后第5~9天开始逐渐上升,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在每个观察时相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危重病患者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检测与腹腔间室综合征(ACS)防治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发生ACS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对发生A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胃肠道症状及危险因素为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便秘。结论危重患者胃肠道症状与ACS有相关性,应重视胃肠道功能监测。

  • 标签: 胃肠活动 腹膜疾病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运用于呼吸危急重病人监护病房中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2018年收治的200例呼吸危急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10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镜下吸痰灌洗,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治愈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的91.00%明显更高(X2=4.714、P=0.030);研究组机械通气、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971、t=-26.328、t=-21.552),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对呼吸危急重病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吸痰灌洗
  • 简介:危重患者在门急诊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必须送至院内的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运送途中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颅内出血至脑疝形成等。现将我院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运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危重病/护理 病人转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重症监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眼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其中包括结膜充血、角膜发生率、结膜发生率,从而分析眼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结膜暴露发生率、角膜暴露发生率、结膜充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部护理干预有利于重者监护室患者的护理,降低眼部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值得人们广泛重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眼部并发症 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危重患者的临床探讨与分析,进一步规范妇产科的急救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妇产科危重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因、年龄、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实施抢救。结果52例危重症患者治愈49例,有效率94.3%,死亡3例,死亡率为5.7%;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5.38%,显示了比较好的急救效果。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出血、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产褥感染是妇产科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主要原因;危重症救治的目标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合理在急救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伤控制各环节流程,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出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ICU危重患者实施CRRT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ICU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33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均行CRRT治疗,同时配合治疗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的辅助,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死亡,其余31例患者中27例患者转入普通病房、4例患者自动出院;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1例生存患者中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度96.77%。结论对行CRRT治疗的ICU危重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辅助,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同时也可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RRT ICU危重患者 护理
  • 简介: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室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危重病 病人转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开展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5月,未开展APACHEⅡ评分)与观察组(开展APACHEⅡ评分后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各纳入患者15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情况、危象发生率、医师满意率,以及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开展APACHEⅡ评分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率、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存活率与医师满意率则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运用到呼吸危重症患者治疗当中,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呼吸危重症 APACHEⅡ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护理服务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显示,对于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情况较为特殊,一旦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将会增加患者的死亡几率。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重症病房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成熟,对于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加强对其的监测和护理指导,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组研究通过抽对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监测,观察并对比患者监测前后的病情改善率。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 标签: 危重产妇 多脏器功能衰竭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ICU危重患者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接受治疗的ICU危重98例病人为主要对象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49例常规护理模式的常规组及49例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组平均分配,对两组ICU危重人最终护理结果作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在心理改善情况上不存在分析价值(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及心理改善情况与常规组作对比呈现出更优异的状态及差异(P<0.05),均存在分析价值。结论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ICU危重人检查同时进行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配合操作,实现护理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有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值=7.1618,P值=0.0074;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值=8.2737,P值=0.0040。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 抢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危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成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劣于观察组,满意度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89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及观察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施行常规治疗方法+高压氧方案治疗,持续治疗28d,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为(12.82±2.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2.41)分,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差异显著(<0.05);观察组ADL评分(68.33±12.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96±11.83)分,差异显著(<0.05)。结论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后立即开展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脑外科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对比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急救药物)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能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护理质控 危重症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