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患者2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可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折 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实施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无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史的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且自愿要求经阴道试产,比较两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5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予以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在分娩前应充分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经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髓外造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报告的纵隔髓外造血病例,荟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文献共筛选出纵隔髓外造血个案报道论文23篇,加上本院治疗1例共计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4.3岁;有贫血相关记录者25例,2例无贫血,合并有贫血病史者23例(88.46%);脾脏肿大11例,脾切除4例;有临床症状记录者12例(46%),胸痛6例,乏力4例;病灶为多发者20例(76.9%),多发病灶发生于脊柱两侧者16例(80%);所有病灶均位于后纵隔。手术切除后确诊者17例(65%),穿刺活检确诊者8例,通过贫血病史结合CT表现临床诊断者1例。结论纵隔髓外造血是良性改变。好发于中年贫血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大部分患者无症状。病灶位于后纵隔,好多发,并常在纵隔两侧同时出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合并贫血者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可减少复发风险。该病预后良好。

  • 标签: 髓外造血 纵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实施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无高危因素、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史的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且自愿要求经阴道试产,比较两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5min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予以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在分娩前应充分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经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及价值,为将来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使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6例,并在宫腔镜下取患者已经产生病变的组织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宫腔镜对26例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有7例患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符合率73.08%;有6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19.23%;有4例患者子宫内膜炎,符合率7.69%。结论宫腔镜检查可以清楚的对子宫腔内进行观察,并且能准确寻找到病变部位,并能取材,并能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可以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标准。虽然宫腔镜可以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标准,但是不能取代子宫内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海水细菌分离、细菌计数,应用Phoenix—100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海水样本检出12种共84株细菌,其中溶藻弧菌38株(45.24%),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株(13.10%),土生丛毛单胞菌9株(10.72%),假单胞菌属7株(8.33%),莫拉氏菌属6株(7.14%),西地西菌5株(5.95&),其他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各2株,成团泛菌、金氏杆菌、腐败西互菌和产吲哚萨顿菌各1株)8株,药敏结果显示,16种抗生素中,除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土生丛毛单胞菌对AIM、PIP,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CTX、FEP敏感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结论本次调查对了解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分布及为海上意外伤、战伤早期防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南海 西沙海域 海水 细菌学 调查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力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手术组患者给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手术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病死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获得痊愈效果后出院。(P<0.05,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发生伤残、病死情况的可能性,利于改善患者以后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脑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此文予以研究的资料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849名育龄妇女,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1849名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状况。结果1849名育龄妇女中,检出β-地贫基因点突变占据33.69%,其中,检出(SEA)基因缺失杂合子、(41-42)位点突变杂合子、(3.7)基因缺失杂合子、(654)位点突变杂合子、(-28)位点突变杂合子人数、(17)位点突变杂合子、(4.2)基因缺失杂合子、(SEA和4.2)基因缺失、(SEA和3.7)基因缺失杂合子、(71-72)位点突变杂合子、(QS)位点突变杂合子、(βE)位点突变杂合子、(43)位点突变杂合子、(27/28)位点突变、(3.7和4.2)基因缺失、(-29)位点突变杂合子、(Ⅰ-1)位点突变,分别占据52.49%、14.93%、8.19%、5.62%、5.46%、4.49%、3.53%、0.96%、0.96%、0.96%、0.96%、0.48%、0.32%、0.16%、0.16%、0.16%、0.16%。结论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检出情况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孕前β-地中海贫血筛查。

  • 标签: 南海地区 育龄 妇女 &beta -地中海贫血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患者女,30岁。发现双足底褐色斑片10余天。双足跖部、足跟部可见散在数个褐黑色斑疹,对称分布,表面无鳞屑,边界不清,无触痛及压痛。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皮损区域呈片状黑褐色/黄褐色色素加深,边缘不清晰,以皮脊部为著,可见斜行纤维毛刷样条纹,无点球样结构,无明显扩张血管结构,无明显深部均质样结构。诊断黑踵。

  • 标签: 足跖 斑片 黑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收治1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探查(切除胆囊),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 标签: 胆囊扭转 胆囊坏疽穿孔/并发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玉门油田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对该企业单位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体检,包括病史及婚育史的询问、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经腹部B超检查,并分析体检结果。结果2104例女职工参加检查,1012例患1种以上妇科疾病(44.7%),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分别为31.6%、30.5%,居妇科疾病的前2位;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22~4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系统感染是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22~40岁年龄组最高。加强对企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培训,定期普查普治,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很有必要。

  • 标签: 体检结果 妇科疾病 已婚女性/石油工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对26例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的同时,行急症引流手术。其中19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后置双J管内引流,6例行经皮肾置管引流,1例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置管引流。结果26例患者术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3例在术后24~48h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结论对急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的同时,早期进行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是治疗关键。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梗阻 尿源性脓毒血症
  • 简介:病例:患者,男,51岁。主诉为“饱餐后右上腹疼痛5h”。患者入院前5h排尿时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汗出,排气,未排便,遂至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显示血象不高:腹部X-线检查见肠道稍有积气,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后收入消化内科。患者近期有口干、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情况,述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3年,未正规治疗,但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

  • 标签: 腹内疝 病例分析 诊断
  • 简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肠梗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8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2d于2010-09-1入院,2d前有进食不洁食物史,1d前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近2d未排气、排便。查体:急性痛苦病容,体型消瘦,四肢冰冷,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清,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 肠梗阻/诊断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过程中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通过建立比较独立的发热门诊同时将工作的制度以及流程进一步完善,且加大对医护工作人员培训,进行较为规范的一种管理,对消毒隔离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落实,同时做好医护工作人员具体的防护。结果所有的患者都主动愿意接受隔离观察,对医院的工作积极的配合,通过治疗之后都有效治愈且出院,此外,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件,没有重症感染,未发现医护人员出现感染。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发热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型H1N1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