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整体化护理服务组用整体化护理服务。比较效果。结果整体化护理服务组满意程度、不良的情绪指标、生存质量、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好转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呼吸衰竭等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 标签: 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 致放射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医学课程的临床教学中,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作为其中两项重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对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的临床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肿瘤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技术学 临床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自愿参与者48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硝蛎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放射介入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生理期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更佳。

  • 标签: 子宫肌瘤 放射介入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情况。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间收治的1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实施过根治性放射治疗,复发时间最短11个月,最长5年,结合复发后MRI、B超、X线胸片、全身骨扫描以及临床查体结果实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3年复发率。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后,18例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18例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5.6%(1/18)、27.8%(5/18)、27.8%(5/18)。≥60G照射剂量组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9.1%、36.4%、36.4%,明显高于<60Gy照射剂量组(P<0.05)。结论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病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化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放射医学技术随之发展,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1-01—2006—12收治的38例恶性眼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进行了单纯放疗,20例进行了放化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的1a复发率、5a复发率及5a生存率与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化疗组的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的高(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术后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眼睑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记录患者行介入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全面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88名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放射治疗,无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97%以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对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放射治疗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运用放射治疗联合热疗的疗效。方法抽取90例宫颈癌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放疗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放疗治疗联合热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6%比参照组的77.78%要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的15.56%(P<0.05)。对患者开展1年的随访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应用放射治疗联合热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改善肿物大小,还降低对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放射治疗,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宫颈癌 热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治疗在复发性妇科肿瘤中的具体应用,并就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2例于2010年6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2例患者,B组10例患者。A组患者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B组患者则在接受常规放疗后再增加适形放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消退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A组患者共有7例获CR,3例获PR;B组患者共有2例获CR,6例获PR。A组完全缓解率为58.33%,明显高于B组的2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有10例存活,B组共有5例存活;A组生存率为83.33%,明显高于B组的5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接受合并化疗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以及非血液学副反应,但2例未接受合并化疗的患者则未出现这些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这一新型放射治疗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优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及生存率较高,且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

  • 标签: 妇科肿瘤 肿瘤复发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6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2月 3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 126例,均为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 DT评分、 GCQ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护理,观察组 DT评分( 3.02±0.67)分低于( 5.62±0.72)分, GCQ评分( 80.65±6.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48.97±7.02)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 QOL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护理,观察组 QOL评分( 49.64±6.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6.48±5.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护理前 SPB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护理后,观察组 SP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 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 79.3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以问题为向导的护理管理可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其舒适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问题为向导 护理管理 肺癌 放射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补脾清肠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研究资料,平均分配为两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6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补脾清肠法治疗的6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补脾清肠法治疗治疗的总有例数为59例,总有效率达到98.33%;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8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且P=0.02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补脾清肠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副作用小,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补脾清肠 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自身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放射治疗期间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放射治疗期间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因此,其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插管深度对药物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6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对其实施药物灌肠治疗,其中对照组将一次性导管插入肛门13-18cm。观察组将一次性导管插入肛门9-16cm。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9.47%比对照组的73.68%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P<0.05)。结论对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缩短插管深度所获得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不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有效率,更能缩短治疗时间,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中大量推广。但是,缩短插管深度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选择。

  • 标签: 药物灌肠治疗 不同插管深度 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对卵巢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需行手术和放射治疗的卵巢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放射治疗前后应用CT检查,同时与术后病检结果对比,比较卵巢癌分类和分期准确率。结果放射治疗前CT检查卵巢癌分类结果与术后病检分类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放射治疗前CT检查分期准确率与术后病检分期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放射治疗后CT检查分期准确率与术后病检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卵巢癌,并能提供明确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放射治疗 卵巢癌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非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PCT、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该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予以充分反映,且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监测感染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动态监测 抗感染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平均且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对照组51例患者口服思密达治疗,而研究组51例患者口服葛根芩连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估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2%、80.4%,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更高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湿热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比思密达更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葛根芩连汤 肠道湿热型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性使用对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氦氖激光照射,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优芬外用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0例;对照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0级0例,Ⅰ级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4例,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性使用,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有效预防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贝优芬 氦氖激光 放射性皮肤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率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率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率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率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