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内脂素在稽留流产(missedabortion,MA)及正常早孕人工流产(人流)孕妇血浆中的浓度和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MA住院刮宫和非意愿妊娠在门诊作早孕人流的病例分别列为MA组(36例,孕5~11周)和正常早孕对照组(20例,孕5~1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其血浆内脂素浓度和胎盘组织中内脂素的表达。结果:MA组的血浆内脂素浓度为(55.98±10.30)ng/mL,对照组的血浆内脂素浓度为(70.19±11.70)n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评分也证实,M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的内脂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血浆中的内脂素浓度与胎盘绒毛组织中内脂素的表达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711,P〈0.01);MA组胎盘绒毛组织退发生率(94.4%)高于对照组,血浆内脂素浓度低、胎盘组织内脂素低表达与胎盘绒毛组织退发生率间具有相关性(r=-0.684,P〈0.001;r=-0.404,P=0.002)。结论:内脂素在血浆及胎盘绒毛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MA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浆中内脂素浓度可作为监测妊娠进展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内脂素 稽留流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椎邻近椎体退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3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选对象均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椎邻近椎体前缘、θ角和中柱压缩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分别是(7.15±2.48)和(1.72±0.82),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θ角、中柱压缩率和前缘压缩率方面,术后要比术前高出许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但是加快了患椎邻近椎体退变速度,所以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折 退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是21世纪外科学最新三大进展之一。加速康复外科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临床优化措施,以减少围术期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20多年来,ERAS在国内外已经拓展至多个外科领域并取得了卓越成效,其中麻醉管理在ERAS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外科领域,小儿外科的相关研究较少。小儿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一人群往往面临更复杂的外科应激。目前尚无针对小儿外科的整套ERAS体系。本文主要综述小儿麻醉在小儿外科ERAS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发生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00例,经影像学检查,136例患者存在明显的真空现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下64例患者未出现真空现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Modic改变总体上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出现椎间隙窄、椎间不对称、椎体侧方移滑以及椎体旋转等情况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隙窄、椎间不对称、椎体侧方移滑以及椎体旋转等腰椎退变性疾病影响着患者的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真空现象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喉癌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喉癌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住院时间和依从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住院时间(11.03±1.02)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喉癌患者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喉癌患者术前准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喉癌患者 术前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LEE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冷刀宫颈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发现研究组患者这些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预后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8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40例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术后3个月,采取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EQ-5D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 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24hIII级疼痛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尽早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甄选108例研究对象,均为在2015-2017年时间段在我院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以随机原则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都包含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以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3%,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1.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7%,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到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践效果良好。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癌 胃大部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的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尿管留置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血容量降低、口干等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的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尿管留置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程度、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容量降低、口干等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并促使手术进程更顺利和恢复更快,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构建新的思路。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201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观察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类型不同,其中30-5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此外不同病理类型的糜烂程度不同。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构建思路,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检查 价值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以随机法分为高频电波刀治疗的对照组、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宫颈上皮内瘤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残留、复发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镜 高频电波刀 宫颈上皮内瘤变 治疗效果 手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孟鲁司特钠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氯雷他定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变化(最大呼气量和呼气流量峰值)、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最大呼气量和呼气流量峰值较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较低,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方式的应用,能够合理的改善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变化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黏膜切除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及早癌标本的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提出改善检查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胃上皮内瘤和早癌检查的患者60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其差异。结果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存在差异,术后符合率较低。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及早期的诊断中,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术后级别升高,术前的病理诊断并不能完全显示黏膜病变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保证确诊率。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早癌 内镜切除术 病理观察 结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开瑞坦、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患有应性鼻炎的50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开瑞坦、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要好(P<0.05)。结论,开瑞坦、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应性鼻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开瑞坦 布地奈德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温试验分别应用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和梅尼埃病患者中,比较并分析两者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文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入并诊治的30例左侧受累且听力分级是轻度及中度的非发作期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用作实验1组,将同期本院收入并诊治的30例梅尼埃病患者用作实验2组,温试验均应用于两组,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温试验结果。结果实验组1组患者的右侧冷试验、左侧冷试验、右侧热试验、左侧热试验水平眼震最大慢相角速度比较于实验2组患者,P<0.05,展现数据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组患者的右侧冷试验、左侧冷试验、右侧热试验、左侧热试验垂直眼震最大慢相角速度比较于实验2组患者,P<0.05,展现数据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温试验结果指标和梅尼埃病患者比较更为灵敏,可以将温试验应用在两者的鉴别中。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梅尼埃病 变温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α-2b干扰素栓配合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患者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模式分为两个组别,甲组采用单一LEEP刀宫颈锥切术予以治疗,而乙组则采用究重组α-2b干扰素栓配合LEEP刀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经过治疗干预后,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而复发率则相比较甲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中,采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配合LEEP刀宫颈锥切术予以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重组&alpha -2b干扰素栓 LEEP刀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2017年06月份~2017年12月份诊治的应性鼻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我院将单纯性的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通窍鼻炎颗粒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宫颈锥切术(冷刀)与Leep刀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4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患者给予Leep刀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冷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时间以及愈合用时(21.11±6.99)min、(3.61±2.10)d、(37.36±1.9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31±9.47)min、(7.84±2.24)d、(43.32±8.13)d,术中出血量(13.90±6.14)mL显著低于对照组(26.71±11.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646、4.7301、3.3437、6.461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98,P<0.05)。结论Leep刀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比冷刀更具优势,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愈合,且术后并发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冷刀 Leep刀 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普通胃镜活检(CFB)是筛查胃上皮瘤形成(GEN)的最常用的方法。我们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的准确性。方法71名确诊胃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71.83%。51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6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4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甚至有些可能转变为癌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随访和治疗措施。

  • 标签: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