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盘源性腰痛手术和椎间盘退避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其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组别分类按照椎间盘退程度进行,退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椎间盘造影Dallas分级和MRI的Pearce分级标准相对应进行,对照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2级和Pearce分级3级,观察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3级和Pearce分级4级及以上,比较手术疗效和退程度直接的关系。结果手术完成后,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论椎间盘退程度越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疗效越好,故而在制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治疗方案时,可以将椎间盘退程度作为关键参考依据。

  • 标签: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程度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86个,Ⅱ型退147个,Ⅲ型退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在肝胆胰外科的护理实践方法。方法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的护理实践主要包括ERAS病房的建设、ERAS理念下的标准化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实施、ERAS理念下的精准护理服务的提供等。结果一系列ERAS措施明显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较ERAS开展前缩短2~3d,人均节省住院费用约3000~4000元左右。结论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理念下的护理实践卓有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肝胆胰外科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CIN)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VP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1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4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0例)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21例)。其中我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而护理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患者采取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结果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卡方=2.6202,2.6255,3.0452,1.9232,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结肠癌
  • 简介:摘要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临床医学中应用频率较高同时临床需求量较大的放射性设备,具备结构复杂、精密度要求较高、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工作是保障放射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此,为了有效提高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价值,本文围绕着医用直线加速器提出关于质量保证与控制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帮助。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寻找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法。方法甲状腺良性结节及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的恶性结节各50例,重点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内部回声,形态,边界,大小,有无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布。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3.9%,特异性为90.3%,极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及纵横比>1作为鉴别甲状腺癌良恶性结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血液信号丰富,阻力高(RI>0.7)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后,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胃镜活检对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患者,可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尽快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手术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8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14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2015年07月—2017年10月)进行分组为研究组(74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恢复总优良率为94.59%(70/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效果明显,可推广实施。

  • 标签: 康复 外科 护理 胃大部切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每组均为3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腹胀、出血、肺部感染、呕吐等)、临床指标(平均进食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出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腹胀、出血、肺部感染、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平均进食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出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接诊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9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进行分组甲组45例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乙组45例实行常规护理。分析2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静脉滴注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静脉滴注时间明显比乙组短,P<0.05。结论于胃大部切除术中积极对患者施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缩短其康复进程,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应用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病情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为癌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习400例诊刮标本的HE切片,依据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WHO2014),找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结果我们发现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43例;不论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还是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都有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检出,分别为(8/273)、(16/81)、(19/46),提高了检出率。结论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为单克隆性病变,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有别于子宫内膜增生,恶性潜能较高。因此,掌握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的病理学诊断要点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现实意义重大。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比较研究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缩短(P<0.05),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加速康复 肠造口还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36例宫颈异常妇女,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照组实施宫颈刮片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宫颈病变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级+Ⅳ级、Ⅴ级检出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操作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刮片 阴道镜 宫颈癌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癌,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FESS、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对应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FESS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结果两组应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前窦口周围粘膜IL-2、IFN-r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窦口周围粘膜IL-2、IFN-r检测值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FESS、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联合治疗应性鼻-鼻窦炎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变应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高深盐溶液鼻腔冲洗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上皮内瘤内镜活组织检查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择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胃上皮内瘤患者,均经术前内镜活检病理确诊。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内镜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差异性。结果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37%(38/54),差异率为29.63%(16/54)。结论内镜切除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存在差异,前者可靠性更佳,是胃上皮内瘤诊疗理想手段。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内镜活检病理 内镜切除标本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