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治疗高危前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危前列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实施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2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43个月,治疗组生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危前列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治疗,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高危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患者实施根治前列切除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实施根治前列切除前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根治前列切除结合护理干预后,40例前列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得到缓解,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体温及排尿情况趋于正常,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达92.5%(37/40)。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根治前列切除的成功率,促使前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耻骨后与腹腔镜前列根治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的疗效。方法选取早期局限性前列患者3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n=15)和B组(n=15),A组例患者进行腹腔镜前列根治治疗,B组例患者接受经耻骨后前列根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例患者手术时间(218.37±65.36)明显长于对照组(164.35±48.69);B组例患者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例患者术后半年完全尿控率与生化复发率与B组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耻骨后与腹腔镜前列根治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的疗效无显著差异,腹腔镜前列根治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耻骨后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放手术与经腹腔镜前列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前列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组,行腹腔镜前列根治,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手术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25),对照组为16%(4/25),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开放手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期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行腹腔镜根治前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期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围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为(0.78±0.11)d、(2.56±0.43)d、(6.76±1.32)d和(7.83±1.52)d;对照组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为(1.29±0.14)d、(3.71±0.67)d、(9.52±2.14)d和(10.58±2.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期临床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前列腺癌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前列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该文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前列实验室诊断指标诊断价值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实验室 诊断方法 泌尿系统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前列根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段内来我院实施前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2D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3D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研究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腹腔镜手术对前列根治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当前,前列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迹象,多见于60岁以上的男性,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该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基本发展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当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治疗或者根治性治疗,对于上述方法无效或者不适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故内分泌治疗逐渐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前列的内分泌治疗展开了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在前列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出现误诊的具体原因。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前列疾病的40例患者,使用MRI技术进行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MRI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照,计算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确诊前列的患者有26例(高分化2例,中等分化17例,低分化7例),确诊前列良性疾病的患者有14例(前列增生2例,慢性前列炎7例,基底细胞增生1例,慢性肉芽肿1例,无癌组织3例)。26例前列患者中有23例确诊,3例误诊,准确率为88.46%;14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11例确诊,3例误诊,准确率为78.57%。结论MRI在前列疾病良恶性诊断上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临床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为前列患者进行定性诊断,使其特异性得到切实提高。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良性疾病 MRI 诊断价值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电切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运用经尿道前列电切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参照组的总效率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IPSS、QOL、RV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取经尿道前列电切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晚期前列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穿刺活检诊断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PSA)含量增高但无影像学改变的可疑前列(PCa)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2008年-2015年普查发现血清前列特异性抗原(PSA)含量>4.0ng/ml,但影像学无诊断学意义改变的可疑前列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0针穿刺活检结果。在标准6针系统穿刺法基础上增加4针穿刺点,施行前列活检,病例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175例患者中89例确诊为前列,总阳性率为50.9%。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一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10针前列穿刺活检是一种理想的临床前列穿刺活检式。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致下尿路梗阻患者应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气化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65例,皆采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气化切除,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皆手术成功,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术后的最大尿流量与术前相比显著较高,前列体积以及IPS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前列致下尿路梗阻患者应用高功率绿激光前列气化切除不仅并发症与出血量少,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与前列体积,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下尿路梗阻 高功率绿激光 气化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前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35例一组,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施行个体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最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失眠、疼痛、恶心呕吐)和并发症(尿失禁、膀胱痉挛、出血、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同时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前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个体化舒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及其侵及尿道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前列40例(其中侵及尿道患者20例)以及40例前列正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比观察对象。对40例病理证实的前列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经直肠检查前列时可用探头适当加压,观察前列及结节位移及形变情况,感受其软硬度。结果直肠超声对40例前列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65.9%,对前列侵及尿道的诊断阳性率为84.6%。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超声检查如发现前列不对称增大,包膜欠光滑或突向膀胱或前列内见低回声结节与杂乱回声区,应高度怀疑前列。经直肠超声是鉴别诊断前列及其侵及尿道的理想检查方法。

  • 标签: 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及其侵及尿道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的68例晚期前列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常规组的34例患者进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间歇性治疗方式治疗。分析和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概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疏松、性欲降低方面,两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贫血、发热等方面,实验组的患者均优于常规组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间歇性内分泌 晚期前列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前列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骨转移疼痛缓解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1例患者出现血电解质、肝肾功能与心电图异常。结论对前列骨转移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ALP水平,缓解骨疼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化疗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晚期前列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进而评估手术去势及药物去势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患者资料,随机选取60例作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每组30例的手术去势治疗组和药物去势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PS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药物去势治疗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73.4%)较对照组(36.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去势及药物去势治疗均可以用于晚期前列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手术去势 药物去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前列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5例疑似前列患者为对象,将其中检查后显示良性前列的37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其余确诊为前列的3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两组患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诊断,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情况,并分析实验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参照组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实验组患者肿瘤组织平均ADC值与参照组患者相应指标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前列患者的诊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肿瘤组织 正常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5例腹腔镜下前列根治性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和体会;方法手术期间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安全的护理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开展和病人的中安全。结果5例病人手术均很成功。结论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放手术相比,视野更清晰,出血更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人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等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前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经初期检测疑似前列的50例老年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DWI扫描后进行穿刺手术活体检测,其中确诊前列的患者为实验组(n=27),未确诊前列的患者为对照组(n=23)。分析DWI检测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前列组织DWI信号强度和ADC值。结果与穿刺手术相比,DWI检测成功率达93%。实验组患者前列组织DWI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800s/mm2130.45±21.90vs105.66±77.23;b=50s/mm2137.72±37.25vs89.34±77.23,p<0.05),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82±24.35vs153±19.36mm2/s,p<0.05)。结果DWI信号强度和ADC均值能直观显示癌变程度,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老年前列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