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高位截瘫病人心理变化,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创伤高位截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心理变化过程,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创伤高位截瘫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创伤性 高位截瘫 心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对创伤眼角膜缺损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眼外伤角膜缺损的患者四十例(四十眼)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手术之后,患者的植片存活情况很好、前房也顺利形成;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和眼压情况也得到了好转。结论对创伤眼角膜缺损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创伤性眼角膜缺损 角膜移植 效果
  • 简介:摘要非创伤腹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占急诊就治患者的10%以上,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1。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分诊,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值得我们探讨。

  • 标签: 非创伤性 腹痛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术治疗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依次为(61.54±6.81)、(231.26±15.7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15.42±18.73)、(467.52±38.65),并发症发生率是5.71%,比对照组22.86%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是88.57%,与对照组74.29%,P>0.05。结论治疗创伤骨折时采用外固定术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术 创伤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创伤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创伤严重、并发症多、患者预后差的特点,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我国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创伤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重型创伤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即使幸存,也可能由于创伤存在比较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心理上的问题等,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寿命明显缩短,死亡风险也较普通人群高,而且还面临着治疗后长期的护理和康复等问题,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对重型创伤颅脑损伤的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重型 治疗 预后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创伤肾动静脉瘘(RAVF)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创伤肾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10例,医源性损伤10例。1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4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结果血管造影显示肾内型动静脉瘘10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肾外)型动静脉瘘10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结论介入技术,包括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栓塞术和被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创伤、复杂型创伤肾动静脉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腕骨骨折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其中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占1腕部损伤的3%—5%,对腕及手的功能影响极大。通过分析总结20例舟骨脱位伴或不伴舟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从而归纳腕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的典型X线及CT特征从而分析临床诊断工作中漏诊、误诊原因。

  • 标签: 月骨脱位 腕骨骨折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确诊情况予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2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瘤肿、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几种类型。4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峡部切除、甲状腺局部切除等。结论病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确诊手段。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病理确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脾破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l6年11月创伤脾破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采用脾破裂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2例,肺部合并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6例,合并伤口感染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8/5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保脾手术治疗创伤脾破裂的患者在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用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发扬。

  • 标签: 脾破裂 创伤 手术治疗 脾动脉栓塞术 脾破裂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上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方法与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创伤上前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牙缺失2颗及以下37例,3颗及以上25例,给予种植修复处理,共植入ITI种植体109枚,其中有32例采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与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牙槽嵴成骨检查,62例患者中均种植体与周围骨面结合,其中43例牙槽嵴骨完全覆盖种植体愈合帽,19例部分覆盖。6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种植体修复牙体为2颗,有1颗掉落,其他均修复良好。结论种植修复治疗可以对创伤上前牙缺失情况进行显著修复处理,并对其余牙齿无损伤,能够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咀嚼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创伤性 上前牙缺失 骨缺损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创伤骨折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护理临床实验数据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创伤性骨折 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100例临床观察。方法选股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治疗的创伤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使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在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功能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骨肽注射液治疗,能够减少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改善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的功能,减少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创伤性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踝关节创伤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变,影响患者活动,严重者可致残。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介绍与分析,并探讨了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致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救治方法。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多发伤致创伤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救治的患者,以投色子单双法分为26例参照组常规性就诊救治方法和26例实验组针对性急诊救治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救治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急诊救治效果及救治后各项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参照组与实验组织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致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救治,采用针对性急诊救治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疼痛控制的护理方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控制 创伤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20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疼痛控制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康复护理,疼痛控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创伤骨折康复效果;创伤骨折愈合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焦虑情绪。结果疼痛控制组创伤骨折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控制组创伤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焦虑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疼痛控制组疼痛评分、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可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更快加速骨折愈合,缩短出院时间。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性骨折患者 术后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65例创伤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保守治疗、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融合术用于创伤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踝关节炎 关节肿痛
  • 简介:摘要抗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对策。方法在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接收的所有患病儿童中挑选出21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家长抽签法把210名儿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划分到对照组的105名儿童要接受护理人员为其提供的基础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的105名儿童则进行预防传染性疾病管理。然后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病孩子在接受儿科医生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部感染的实际情况并展开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孩子在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医院内部感染发病率要比对照组低很多P<0.05。结论患儿在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应对其展开预防疾病感染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传染性疾病在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病几率。

  • 标签: 儿科 预防控制对策 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创伤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创伤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组(n=32)和对照组(n=32)。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室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然后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实验组组患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高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P﹤0.05)。结论对创伤休克患者进行优质手术室急救护理能提高对其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及其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综合护理 术后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