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养老成为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服务,不但要提高他们的满意度,还应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以满足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较多,所以在进行社区护理的过程中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要求。方法对社区老年人的现状以及需求进行了解,探讨分析社区老年护理发展系统化的前景,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结论当前最适应我国社会现状的养老模式就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养老服务机构为支撑,并且以家庭为基础,所以我们要建立适应我国现状、顺应实际需求的养老模式,为社会减轻负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具有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临床普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家属满意度为98.0%(49/50),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0%(38/50)、家属满意度为80.0%(40/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采取家庭康复治疗后效果显著,其既能有效改善患儿病症,又能促进其身体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自闭症儿童 社会交往障碍 家庭康复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精神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9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抑郁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改善情况。结果连续护理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抑郁症病患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干预 抑郁症 自我效能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社会支持护理提高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自尊水平、生活质量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社会支持护理;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尊水平评分、GQOLI-74评分均高,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施以社会支持护理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并对其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护理 子宫全切除术 自尊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PICC患者采用微信教育在改善社会支持和导管维护依从性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月至2016年12月门诊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教育,观察组采用微信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导管维护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社会支持总分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社会支持总分均较干预前出现上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教育能有效的改善门诊PICC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导管维护的依从性,临床运用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门诊 PICC 微信教育 社会支持 导管维护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连续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的远期影响。方法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阴道分娩单胎妊娠产妇中随机抽取17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产妇镇痛实施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镇痛方案,讨论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的AAMD-ABS总评分和韦氏智力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安全性。

  • 标签: 连续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新生儿 社会适应能力 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方法把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9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按照治疗的方法分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团队心理治疗,通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比较两组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日常能力、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皆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团队心理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帕利哌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使用帕利哌酮及利培酮均有成效,但前者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更为突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