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线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慢性期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科室收治的初诊CML慢性期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应用治疗,对照组67例使用治疗,对比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R、CCyR、CH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据研究显示,运用治疗CML慢性期与比较,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可快速缓解病症,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效果。

  • 标签: 尼诺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帕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及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吉奥治疗,观察组32例施加阿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χ2值分别为4.655、5.379,P<0.05。结论阿帕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用药较为安全,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参考价值。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 胃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厄洛治疗,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对其毒副反应以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病例,13例病情稳定病例,6例部分缓解病例,1例完全缓解病例,有7例治疗有效,占23.3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心等毒副反应,均不严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后,均得到了缓解。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可能会出现较轻的毒副作用,但是针对性处理后可以缓解,均不严重,临床中还是能够进行推广使用的。

  • 标签: 厄洛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阿帕与多西他赛(分析组30例)与单用多西他赛(对照组30例)应用,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EA、VEGF、CYFRA21-1、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可见明显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中,采用阿帕与多西他赛方案有助于缩小患者肿瘤标志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帕替尼 多西他塞 晚期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紫杉醇、顺铂),观察组使用化疗联合甲磺酸阿帕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帕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晚期胃癌病患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例。对两组都实行常规化疗,A组加用阿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比B组的4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39±2.76)个月,比B组的(3.34±2.48)个月长,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A组的总生存时间同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阿帕对晚期胃癌病患进行佐治,可显著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化疗 晚期胃癌 预后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康的主要不良反应以及与迟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期间采用康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出现迟发性腹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18例、骨髓抑制23例、迟发性腹泻24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0%。迟发性腹泻患者与非迟发性腹泻患者在年龄方面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有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年龄是迟发型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年龄较大患者采用康治疗期间需要注重迟发型腹泻的防治。

  • 标签: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迟发性腹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奥西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具体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之上加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为其开展奥西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使其生命期限获得延长,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靶向药物 同步放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帕片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和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74例,给予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76例,给予阿帕片和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片和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好,安全性高,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帕替尼片 奥沙利铂注射液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的中医病机和药方及盐酸埃克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3月,患者例数为60例,利用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吉非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盐酸埃克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以及腹泻患者明显比观察组多,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埃克用于非小细胞的治疗,其临床效果即为满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病情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中医病机 盐酸埃克替尼片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克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埃克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适行放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和50.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0例,发生率66.7%,对照组发生率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287,P>0.05)。结论盐酸埃克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提高短期临床疗效,且毒性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埃克替尼 适形放疗 微波热疗 疗效
  • 简介:例1:女,34岁。因摔倒扭伤腰部来院就诊,经检查为腰肌损伤,既往无任何病史。医嘱其制动休息,给予口服医院自制中成药消肿止痛丹和美舒利分散片(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50810),2次/d,每次1片,饭后服用。患者次日早晨起床后,脸面水肿,眼睑尤重,双下肢水肿,并有压痕。考虑为美舒利分散片引起,遂停用该药,只服用消肿止痛丹,2d后水肿完全消失。

  • 标签: 尼美舒利/副作用 水肿/化学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2种治疗方式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动脉溶栓治疗)25例,应用尿激酶25-50万U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作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25例,应用尿激酶150万U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性脑梗死溶通人数,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溶通19例,对照组溶通8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6%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2%,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4例。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效果安全可靠,而且越早接受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预后效果也越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以头晕为主诉患者的常见病因,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5年12月-2016年1月42例以头晕为主诉的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MRI、TCD等辅助检查,分析头晕病因构成及性别差异。结果周围性眩晕、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中枢性头晕、原因不明的头晕及内科疾病所致的头晕所占比例分别为48%、30%、3%、17%、2%。头晕前有情绪、睡眠障碍者占21.16%,头晕伴视物旋转症状者占37.07%,伴恶心和(或)呕吐者占41.77%。结论周围性眩晕是门诊头晕的最常见类型,而周围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是BPPV,并且主要是女性;大部分出现头晕的患者,其疾病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性症状,这能为患者提示及时的疾病诊断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门诊 头晕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恩卡韦分散片与比夫定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比夫定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恩卡韦分散片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滴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拷贝数相比于治疗前,均发生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HBeAg滴度下降、HBVDNA的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HBVDNA拷贝数下降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恩卡韦分散片与比夫定均可起到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其中,相比于比夫定,恩卡韦分散片具有更好的乙肝病毒抑制能力。

  • 标签: 恩替卡韦分散片 替比夫定 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胃癌患者行吉奥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6例,以患者意愿为指导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被施以紫杉醇类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被施以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7.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39%,即对比两项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出现12例不良反应,占比为52.17%,对照组患者出现20例不良反应,占比为86.95%,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行吉奥治疗,不仅可以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性,有利于患者预后良性发展。

  • 标签: 晚期胃癌 替吉奥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将其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滴眼液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结论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真菌性角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贝沙坦治疗组36例,并于AMI后2、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了解贝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AMI后24周时贝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01).AMI后24周时,贝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左室峰射血率和左室峰射血率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05),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P<0.001).结论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改善左室功能.

  • 标签: 伊贝沙坦 AMI 阻抑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塑
  • 简介:摘要近年来,马尔菲青霉菌病(PSM)在艾滋病(AIDS)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处于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第2、3位,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高达91.3﹪,治疗后死亡率仍可达26.7%。因此对马尔非青霉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AIDS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马尔菲青霉病的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报告马尔菲青霉病误诊病例.结果:误诊为不典型结核性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多处脓肿的脓液真菌培养为马尔菲青霉.结论:马尔菲青霉常累及骨髓、肝、脾、淋巴结和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从人体内培养分离出马尔菲青霉是诊断马尔菲青霉病的金标准.

  • 标签: 真菌病/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