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高技术战争背景及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潜艇官兵必须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各项军事任务。但是潜艇空间小,噪声大,潜艇工作时间长,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潜艇人员心理造成了压力。如何有效地减轻潜艇疗养员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身体素质,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探讨。本文从潜艇疗养员的常见的心理问题,潜艇疗养疗养的必要性,五音疗法在疗养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释。如何改善潜艇疗养员的身心状态提供一些有益的内容和参考。

  • 标签: 五音疗法 潜艇疗养员 特勤疗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阻力呼吸运动对特勤疗养员肺活量影响。方法疗养院住院特勤疗养研究对象,按病史分为健康组、呼吸疾病组、其它疾病组。采用讲座和阻力呼吸运动锻炼形式进行健康干预,分别在入院和2周后进行肺活量检查。结果特勤疗养员经过阻力呼吸运动健康干预后肺活量显著高于入院时,干预前后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阻力呼吸运动对肺活量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阻力呼吸 肺功能 疗养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护理模式家庭中心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份——6月份我科室收治的产妇11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对2017年3月份——6月份我科室收治的产妇120例本次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护理开展。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在出院前对两组产妇进行各项护理评分情况调查。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落实评分较比对照组评分,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19.17%,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35.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模式家庭中心的实施效果较好,产妇的剖宫产的实施率显著降低,有效疏导产妇的分娩的不良情绪,并做好产后的护理,加快产妇的预后以及角色的转换,保证母乳分泌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家庭为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对痹证的认识源于《内经》,发展于《金匮要略》,并在后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现代中医临床遣方用药、针灸、制药均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内经》基础,以期从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分类、症状、辨证论治、中药使用、方剂等方面出发,总结经典对痹证发展的贡献。掌握痹证的发展史,是继承的基础,也是发扬中医学特色的前提。

  • 标签: 痹证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疗养事业在市场细分以及个性化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变化还在持续的发生。尤其是我国正在逐渐迈入到社会老龄化严重的时期,我国的疗养事业正在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强大挑战,同时也是行业飞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主要是研究老年人在疗养期间所存在安全隐患并=根据实际来提出相关的对策,保障老年人在整个疗养期间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疗养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疗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本疗养院临床送检培养的标本当中分离出的1000株病原菌建立研究,对所有的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当中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共有802株(80.2%);研究经过耐药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药物的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均低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各类病原菌菌种对于抗菌药物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在临床上应当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结合机械能合理的抗菌药物应用,起到有效地防治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疗养院 感染病原菌 耐药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疗养院基础建设与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疗养院建设也迎来了自己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机遇的到来也带来新的挑战,疗养院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亟待解决。疗养院如何适应当前形式发展,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适合疗养院发展的新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 标签: 军队疗养院 护理工作 改革 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星级护士"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由考核小组对78位参与"星级护士"评选活动的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技术操作考核和护理质量检查等综合评分,按分值高低给予不同级别"星级护士"的评定,并医院OA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结果"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提升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星级护士"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可密切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人性化服务。

  • 标签: 护士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可靠的诊断标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胎儿宫内窘迫指征剖宫产的44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15.38%,有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占63.34%。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项目增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胎儿窘迫相关因素检出率也上升。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应根据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即使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也不一定要剖宫产,可根据产程进展情况及产妇的其他分娩因素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剖宫产术 胎儿窘迫
  • 简介:喘息表现的儿科气管异物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岁。因咳喘2个月余入院。否认异物吸入史,起病前有上感病史,到多家医院求诊,多次摄胸片,诊断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经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后上感症状消失,但喘息一直无明显缓解,后转来我院儿科,查体:T36.5℃,神志清,喉中有痰鸣,两肺可闻及低调哮鸣音,叩诊无浊音,心、腹部未见异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在我院进行10d的常规治疗后无缓解,经螺旋CT平扫示气管分叉处有一大小约0.3cm×0.2cm致密影,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小半粒花生米后喘息止。例2:男,1.5岁。因阵发性咳喘3d入院。否认异物吸入史,起病时有上感症状,并伴有阵发性喘促,来我科就诊,查体:T36.4℃,神志清,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口罗音和哮鸣音,叩诊无浊音,心、腹部未见异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双下肺散在点片状阴影。在我科按肺炎进行7d的常规治疗后咳嗽等症状减轻,但喘促无缓解,两肺仍闻及哮鸣音,以右肺明显。后行螺旋CT平扫示右主支气管内有一大小约0.2cm×0.2cm致密影,即行支气管镜检查,于右支气管内取出一粒葵花籽,后喘促止。2讨论本文2例...

  • 标签: 异物/诊断 气管 支气管 哮喘/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军队特勤疗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XX军队疗养院接受疗养的80例特勤军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常规疗养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则在常规疗养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军人对疗养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军队特勤人员对疗养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特勤人员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军队特勤人员的疗养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特勤人员的健康知晓程度,并对提升疗养院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军队特勤 疗养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学科建设是疗养院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疗养院医疗技术水平、科研、社会服务保障等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注重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在疗养院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促进疗养院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1了解学科建设的内涵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方向的确立、学术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基础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学科建设的本质是瞄准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科学研究活动,根本任务在于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确定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其他教学与科研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从而不断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基础科学创新与应用技术开发的科研基地[1]。2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的规章制度不仅为学科建设地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而且促使各项科研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章落实,确保各学科建设总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管理行为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目前科研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科研计划和成果管理制度;(2)科研课题管理制度;(3)学术交流及表彰奖励制度;(4)科研经费管理制度;(5)科技档案管理制度;(6)科委会制度;(7)...

  • 标签: 科研课题管理 疗养所/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哮喘患儿中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医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入选对象应用掷币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N=45)给予以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正确服药、按时复查、生活中避开诱发疾病因素等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中应用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有效改善患儿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哮喘患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高尚医德出发点,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开拓性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责任心 医德 学习兴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产科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初产妇产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抑郁状况,降低产妇产后的抑郁发生率,提升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过程 孕妇 抑郁症 产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证据基础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形成实践方案初稿,采用Delphi法对本市12名专家进行咨询,明确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的具体内容与条目,运用SPSS21.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2轮的专家咨询,综合文献查阅、专业人士访谈、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内容包含5个一级项目(气道湿化、气道内吸引、气囊护理、内套管护理、气切切口护理)、12个二级项目、52个三级项目。结论循证证据基础,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儿童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临床实践方案,可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证据 儿童患者 气管切开 护理临床实践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先心病患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6例先心病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家庭护理组,两组患儿均为33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家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家长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在家长焦虑情况上,两组患儿在护理前家长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家庭护理组家长SAI评分远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在护理满意情况上,家庭护理组患儿MPOC-56评分总均分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对先心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教育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因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先心病 儿童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院就诊并住院的患儿967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15年1—12月住院患儿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2016年1—12月的住院患儿实验组,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和烫伤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对传统的护理模式和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液体外渗、跌倒、坠床以及烫伤四种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发现,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要低于传统模式(P<0.05),在使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不同性别患儿发生4种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家长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其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相对更高(χ2=80.304,P<0.001)。结论开展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尤其对低年龄段儿童加强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模式 儿科 不良事件
  • 简介:适应高等检验医学教育发展和今后岗位任职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几年来我们不断对微生物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更新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内容,提高教员素质,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 标签: 岗位任职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产妇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100名产妇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妇则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心理恢复状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人员其实施以家庭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产妇的SAS、SDS评分,消除产妇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后心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