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流动人口成为了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口的关注,在流动人口之中进行传播也成为了当前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难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问题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管理及检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艾滋病的扩散渠道进行彻底的控制。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情况,为全方面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以及保健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同时为建立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患者教育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设计的标准问卷,对刷牙、吸烟、食糖等习惯以及就医行为进行现场询问。收集我院80名老年人牙缺失、义齿修复以及刷牙次数等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机抽取调查的我院80名老年人中牙缺失人数为77人,失牙率达到96.25%,而义齿修复率仅为25.64%;其中全口无牙颌人数为31名,全口义齿修复率为72.54%;每天不刷牙的人数为70人,占到87.5%。龋病患病率为91.3%,楔状缺损患病率为32.6%,牙周病患病率为96.7%。结论目前我院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重视程度不够,且缺乏保健意识,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建议我市牙防所进一步加强辖区老年人的龋病和牙周病防治的宣教力度,提升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失牙,改善老年人的缺牙修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健康 龋齿
  • 简介:摘要我国流动人口孕妇产前检查现状与户籍孕妇及《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完善流动人口妇女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起全国联动的妇幼保健网络。

  • 标签: 产前检查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成人口腔正畸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行以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研究组行以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NA角度的上中切牙唇倾角差、磨牙位移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同时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成人口腔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学校饮用水安全状态,为制定水质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4—5月,对我市的60所学校进行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并对其中59所学校的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我市学校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1.67%;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5.00%。共检测水样59件,合格29件,合格率为49.15%。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4.87%,高于分散式供水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仅为64.41%,89.83%,94.92%。结论我市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必须互相协调,加强监管。

  • 标签: 学校 饮水 卫生保健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人创伤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创伤性口腔溃疡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康复新液治疗)组和对照(西瓜霜治疗)组两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患处局部充血、水肿、疼痛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愈合的时间为(5.43±1.49)d,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为(2.97±1.35)d,治疗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29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剩余患者10例经其他方法治疗均已治愈,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老年人 创伤性口腔溃疡 康复新液治疗
  • 简介:摘要就当前而言,学校的学生人数在急速地增加,当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时,传染病会迅速地传播开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对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所以,本文将主要从学校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特点和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具体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预防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技术,在遇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以100名河北大学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授课前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期间利用多媒体技术、示教和反示教、案例和模拟的综合训练模式。通过问卷和实地考核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考核,利用百分制,80分及格,80-90分合格,90分以上优秀,分别计算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100名学生中,1人因为特殊原因未参加考,参与考核的99名同学,考核成绩85-100分的同学40人,占40%,75-84分的同学57人,占57%,65-74分的同学2人,占2%。结论在大学生中推广急救知识有利于学生自救互助能力的提高。

  • 标签: 常用急救知识 非医学专业 授课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促进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7—10/2008—05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参加运销学习的孕妇157例作观察组,同期仅进行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的孕妇120例作对照组。对比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剖宫产原因。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刮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自然分娩 妊娠 女(雌)性 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医疗救助是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沐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成立了以县人民医院各临床专家为指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体检单位开展的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工作,结合政府、卫生机构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分析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在实践中展开的情况与出现的问题。总结当前沐川县大楠片区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精准扶贫 健康体检 巡回督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

  • 标签: 研究生 教育管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东丽区某小学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感发病规律,为制定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东丽区某小学流感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的鉴定分型。结果东丽区某小学320名学生中共发生17例乙型流感病例,罹患率5.31%(17/320),17例病例分布在2个班,呈现明显班级聚集性,其中一年1班12例,罹患率35.29%(12/34),一年2班5例,罹患率14.29%(5/35);首发病例于2016年3月1日发病,3月4日呈现发病高峰,3月7日疫情结束;采集10份咽拭子标本,7份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托幼机构和小学是流感暴发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加强日常消毒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防止流感暴发疫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流感 暴发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县67所学校的218台饮水机出口水作为检测样本,采用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出口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GB4789.15-1998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18份水样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分别为75.7%、89.0%、100.0%、92.2%;冷水口样品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热水口样品,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学校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饮水意识,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监测,共同为学校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提供保障。

  • 标签: 学校 饮水机 水质 微生物污染
  • 简介: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发生污染。根据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及专科学校和我校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准入制度,生物防护与安全制度,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等。通过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能有效地保障学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学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聚集的场所,中职学生大部分在校住宿,学生之间会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所以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控
  • 简介:受全国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学科组的委托,由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免疫学校际会议,于2004年11月13—16日在温暖如春的绿城南宁召开。来自全国19所高等医学院校的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聚集在一起共商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发展的大事,研讨与交流临床免疫学教学与科研的新成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第七届 中国 高等医学院校 临床免疫学 校际会议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深圳市A街道学校传染病疫情,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76起,其中乙类传染病4起,丙类传染病49起,其他传染病23起;散发病例2例,聚集性疫情40起,暴发疫情34起,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发病人数429人,住院3人,总罹患率为9.25%,总住院率为0.70%,无重症及死亡病例。传染病疫情主要集中5月和6月;托幼机构是主要发病场所,占61.84%;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主要病种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结论学校传染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落实“教卫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尤其是托幼机构。

  • 标签: 学校和托幼机构 传染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中联合应用中西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5月到2017年09月从接收的260例患有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98例对照组与102例实验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西医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2(IL-2)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TNF-α与IL-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TNF-α与IL-2水平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中西医对治疗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而言更能取得良好疗效,且有助于改善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 TNF-&alpha 因子 IL-2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2005年3月18日至3月21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委托,重庆医科大学承办的全国“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立题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27所医学院校的院长、系主任、教务处等共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分社副社长栾钢、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教授、副校长董志教授、教务处长黄祖春教授等参加会议并讲话。栾副社长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当前有关工作情况,和开展“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立项研究的背景情况。

  • 标签: 专业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 21世纪 教学内容 医学检验 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