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发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内产生感染的因素,并以此找出对应的预防方法。方法抽取本院老年患者1500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当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有过感染现象,其余未见有感染。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造成感染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找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所选取的老年患者中,产生呼吸内科感染的部位通常发生在呼吸道、泌尿生殖器、胃肠道和手术的创口部位,当中受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占据了65.3%的大比例;从单因素分析来看,此类患者长时间卧床、吞咽困难、住院频率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受到住院次数、卧床时间、吞咽能力、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医院应当采取规范的医疗操作,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针对老年呼吸内科具体受感染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法为基准。运用普通玻璃管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参照组,运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研究组,最后比对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结果经不同采血管后,研究组Glu、AMY、CK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对,组间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结论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检验结果 血清分离胶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开展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之间,病例数共计80例,使用随机发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 焦虑 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离胶采血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健康体检人群40例进行研究,按不同采血管均分两组,比较影响。结果对两组健康体检人群的分离后血清进行即时生化检测,两组检测者的生化检测数据记录如下,两组健康体检者数据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体检者血液放置24小时后再次进行生化检测,并对两组健康体检者生化检测数据进行比较,两组体检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离胶采血管能够增加血液稳定,提供更可靠数据。

  • 标签: 分离胶采血管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和模式,观察组着重加强心脏康复护理,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得出结论。结果常规组进行基础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一周后,常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77.45分和53.54分,观察组的为60.71分和47.05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行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促进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和发展。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心脏康复护理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五脏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失眠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潜阳宁神汤的课题试验中发现,患者对此方有着不同的疗效反应,据此推测,失眠不仅仅只是阴虚阳亢,遂查阅经典,在前人的经验总结上得出失眠普遍存在的诱发因,包括情志损伤,阴阳不交,阳虚心悸,饮食伤脾论,风邪乘心,胸膈郁热多种可能诱发因,而在辩证论治上也有不同,用药更是千差万别。于是总结概括失眠的病因病机及部分治疗方法,为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作用。

  • 标签: 失眠成因 中医 治疗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病例中施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的效果及对其影像学参数产生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9例出现胸腰椎骨折后于2014年01月至2017年07月进入本院骨折的患者,以治疗措施的临床差异对其分组甲组45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乙组44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疗法,对其疗效、影像学参数、手术指标等综合统计。结果甲组45例优良率95.56%(43/45),高于乙组44例的72.73%(32/44),(P<0.05);甲组2例(4.44%)出现不适症状,比乙组有11例(25.00%)低,(P<0.05)。随访至今,发现甲组后凸Cobbs(6.00±1.79)度,椎体前缘部位高度(88.00±5.36)%,与乙组比较,(P<0.05);甲组VAS(2.26±0.60)分,Oswestry指数(11.00±5.27)%,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骨科对胸腰椎骨折病例治疗时,施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可提升疗效,并改善机体影像学参数。

  • 标签: 骨科临床 胸腰椎骨折 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疗法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生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2例2015年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无痛分娩后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无痛分娩后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尿潴留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尿潴留发生几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有较好的优点(P<0.05)。结论在经过无痛分娩后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几率,可以有效的对尿潴留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反复输血患者体内出现不规则抗体的相关情况,并且研究相关的解决策略。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对于第三中心医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所有住院患者当中符合输血至少两次以上,而且第一次输血以前进行血液检测,不规则抗体检验为阴性,至少以后有一次输血之前检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为阳性,对于所有研究资料和库存至少得20个单位的同款献血者的血液交叉配血,部分或者是全部不相符患者共计1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对于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并做进一步的鉴定,综合进行多种血型和血清的试验,确定抗体的类型,并结合患者临床的病史,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入。结果因为患者输血量和输血次数不断的增多,使患者体内会出现有不规则抗体,而且不规则抗体的几率会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和输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不规则抗体类型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就会导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存在困难,这样会导致寻找合适血液灌注的几率变小。结论临床反复输血患者体内会产生不规则抗体,特别是对于具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需要强化对于患者的常规条件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效率,以便于及时的发现相关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确保临床用血能够及时安全和高效。

  • 标签: 反复输血 患者体内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AsAb)产生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以及女性AsAb的产生与临床疾病关联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AsAb,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AsAb阳性率的差别;并进一步对女性不育不孕患者病史进行分析,初步探讨AsAb阳性形成的可能病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女性不育不孕患者血清AsAb-IgG、IgM和IgA阳性率增高(P<0.05);女性不育不孕组中,不良流产史和宫颈炎患者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盆腔炎和HPV感染患者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产生与女性不育不孕有相关性,而不良流产史和宫颈炎可能是导致女性体内产生AsAb的可能诱因之一。

  • 标签: 不孕不育 As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孕期妇女保健中应用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模式所具有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与本院接受孕期保健的产妇1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发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4例,孕期保健过程中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保健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研究组产妇予以护理。对两组产妇在护理期间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最终妊娠结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产妇妊娠期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较低,且研究组产妇妊娠结果中早产与巨大儿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孕期保健的产妇予以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对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并有效降低产妇早产或巨大儿概率,为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妇女保健 妊娠高血压 妊娠糖尿病 家庭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最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用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针对因素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有43例医院感染(6.48%)。深入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比较常规化护理与全程综合护理的影响。结果并发细菌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长时间持续感染、长期应用呼吸机是胸外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胸外科手术患者664例中,有332例全程综合护理,医院感染率为2.11%(7/332),有332例常规化护理,医院感染率为10.84%(36/33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且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胸外科应当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医院感染防治重点,临床治疗期间尽量将呼吸机应用时间缩短在72h内、感染时间控制在3d内。全程综合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外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全程综合护理 预后
  • 简介: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泛、影响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护理工作有一大部分是通过与患者沟通来实现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有效治病的前提和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加强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作为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将沟通落实到实际工作的一言一行中。由于医院环境特殊,影响护患沟通的要素很多,现分别从护士和患者的角度来讨论每个要素。

  • 标签: 护士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6名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对照组仅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心理护理可以使肝癌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癌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保健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抽选我中心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入的3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孕妇营养状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结论加强营养保健,能够充分供给孕妇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从而确保胎儿从母体吸收足够的营养成分以供其生长发育所需,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 孕妇 胎儿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比单一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更高、神经功能缺损及颈动脉斑块改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脂各组分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10月于我科进行体检的患者90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TC、TG、HDL-C、LDL-C、血清肌酐和血尿酸等。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情况,检查颈动脉超声,计算斑块积分,结果根据血浆中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为三组,低值组(<3.802*109)、中值组(3.802-6.724*109)、高值组(>6.724*109),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糖、血尿酸、脂蛋白α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2),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受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结论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受到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影响,甘油三酯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同时高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积分明显增高。

  • 标签: 中性粒细胞计数 动脉粥样硬化 预测